W24 心得 番外篇
8月18日
8月18日
沒錯,又是番外篇,不是什麼不一樣的議題,只是需要抒寫,但是又不是在該交心得的時間,所以是番外篇。我寫心得,是我自己需要透過抒寫來整理自己,我分享,是因為我知道我是一個被動的人,在繼續這樣下去我都快要沒有朋友了,所以我願意主動分享,這是我跟朋友們建立連結的方式之一,讓我身邊的朋友知道我的近況。因為分享的心得內容,是我的整理自己的對生活的體會與感覺,我相信這些也會隨著時間跟閱歷而有所改變。感謝願意閱讀我的心得的朋友們,喜歡你們靜靜的閱讀,不用有回應,偶爾幾句話讓我知道我的心得有人在讀,也會令我受到鼓舞。
今天我又大哭了一天,來到華人行動第二次的大哭,還好才第二次,感覺跟上一次有一點類似,都是那種無語問蒼天的fu,頭腦知道的所有回事中,我有想不通跟看不明白的地方,然後情緒就是過不去,很多的委屈,很多的不服,很多的壓力,哭一哭,與自己好好相處,現在感覺有好一些,但是頭腦卡住想不通的部分,可能還需要時間來幫忙。
自從廣州之後,到了馬來西亞、台灣以及現在的香港,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厭厭的」,大團體裡有我不喜歡的人,我也去問過自己為什麼不喜歡,我發現是我們的價值觀很不一樣,心裡面一直提醒自己「沒有對錯」,他可以那樣,我可以這樣,我們就是不同,但是我也發現我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接受這樣的不同,所以我選擇屏蔽。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我也知道這樣不是合適的,我把系統內的人排除,但是我真的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做好讓自己在這個團隊內待下去。
這樣的問題一直糾結著我,我想在這個過程中,面對不同的人提問、質問、疑問,我承受很多自己的情緒,為了要當一個成熟的人,努力學習不要情緒性的說話,我把自己的很多情緒往下壓,想說我有看到自己的情緒,我慢慢自己消化,我做了這樣一個選擇,我努力。但事實上我就是不舒服,所以我越來越討厭跟著大團體活動的時間,因為有不同頻的人在附近。
很多時候分享會,我選擇坐在後面,我選擇被動,我選擇擺爛,因為我知道我沒有動力與熱忱,我也沒辦法迎合去演出「華五是一個和諧的團隊」,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身體待在當下,頭腦跟心我不想約束,所以我帶電腦做事情,我滑手機,我看書。
我曾經問過自己,他們做些什麼,會改變我的感覺和看法嗎?不會,因為我也清楚知道他們沒有什麼要改變的,一切都是我的問題,與他們無關,所以不管他們做什麼,我都不會開心,我也不會滿意,我也不會從討厭變成喜歡。
昨天可能是一個情緒的緊繃點,在下午「自在社」的分享會,我上台的三分鐘跟大家分享我的狀態不好,目前很低落,華五從外面看起來是一個美好的樣子,但是身在其中的我,面對這一個團隊我是有情緒的。是我的功課,但也很無助與無奈。晚上跟「傳心行動」的夥伴交流,當分小組的時候,我跟我想避開的人分到同一組,當時的情況,我只能說那個分組是老天爺的安排。我的一個生活原則,遇到討厭的人、事、物,我不會主動靠近,但是如果是老天爺安排的,我也不躲避。所以我就跟他同一組啦。在那個當下,對他有情緒嗎?我都不知道該有什麼情緒了,因為他就是被我屏蔽啦,還能有什麼情緒,但是我也知道我對他沒興趣,他在講話的時候,我就是表面應一應,不像對其他兩位「傳心」的夥伴,有好奇想了解對方的動力。
早上安靜的時候,我問自己什麼是「尊重」?我知道尊重不單單只有尊重我喜歡的人,我不喜歡的人我也得學習尊重,也因為尊重,所以我不讓場面難看,我與對方有些互動。我頭腦卡住了,我這樣做真的是「尊重」嗎?我需要讓我不喜歡人知道我不喜歡他嗎?反正都已經討厭了,也不會深交,那還需要告訴對方嗎?我自己會希望討厭我的人跟我說,這樣我可以反看自己、調整自己,但是不見得每個人被討厭都想被知道阿?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在早餐的時候跟我爸媽坐在同一桌,因為我要問問題,哪知一問,我哭了一天,聽著我爸的提問與說法,莫名的一股「委屈」湧上。
我問老天爺祢到底要我怎麼樣?我已經很努力在學習不要有對錯,很多事情不要有批判,但是到頭來,我的每一個想法都是批判,我還是掉在那個對錯的框架裡面;也跟自己說要謙虛,但是還是看到自己的傲氣,我再次陷入那個無語、無奈、與無助裡面,好像這樣做也不行,那樣做也不是。所有的事情我都努力的向內看,去看自己的怒氣、自己的委屈,我把這些情緒都吞下來,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功課,這是我有問題,但是當我對自己貼上「我有問題」的標籤時,我覺得自己被指責了,我掉到「錯」的那一方。
問題是要被了解而不是要被解決的;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我們怎麼解讀;在每個看似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有選擇權的;要練習自己看見「選擇權」的能力。這些我爸說了又說的句子,我嘗試套在我現在的困境中,我不能改變別人,我只能改變自己,很努力的在看在這些情況下我的選擇權有哪些,努力在沒得選擇中做了選擇,選擇屏蔽,選擇被動,選擇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同時這些選擇也讓我承受更多來自別人的壓力、標籤、批評。別人怎麼說我,我知道,但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我也選擇不去辯解、不去解釋,頭腦很清楚知道這是因為自己的選擇,但是真的不好受。如果可以,我最想選擇的是離開華人行動。
問題是要被了解而不是要被解決的;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我們怎麼解讀;在每個看似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有選擇權的;要練習自己看見「選擇權」的能力。這些我爸說了又說的句子,我嘗試套在我現在的困境中,我不能改變別人,我只能改變自己,很努力的在看在這些情況下我的選擇權有哪些,努力在沒得選擇中做了選擇,選擇屏蔽,選擇被動,選擇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同時這些選擇也讓我承受更多來自別人的壓力、標籤、批評。別人怎麼說我,我知道,但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我也選擇不去辯解、不去解釋,頭腦很清楚知道這是因為自己的選擇,但是真的不好受。如果可以,我最想選擇的是離開華人行動。
經過一整個下午的跟自己相處,讓自己哭泣,去感受這些痛苦、委屈,我還是選擇回到「臣服於老天爺」,老天爺沒有叫我回家,沒有給我回家的這個選擇權,我知道我需要參加華人行動到最後;同時我也選擇「衷於自己的感覺」,把眼光拉回自己,常常去感受自己當下的感覺,讓自己如實呈現。
我還是很有多卡住的部分,但是我也知道這些看似衝突的想法裡,其實都不衝突,它們同時存在。「主動」與「被動」,都只是一個狀態,我之前會把「主動」當成是正常的、必須的,認為「被動」是不好的,不被允許、不被接受的。我還是可以保有我的喜好、我的感受,但是我如何心平氣和地去喜歡我喜歡的,也去接受我不喜歡的。
謝謝讓我有這個下午好好陪伴自己。
8月19日
昨天哭了一天,在好好陪伴過自己之後,心裡輕鬆了,沒有那個沉重的感覺。但也因為哭的很累,昨天早早就去睡覺了。
今天早上安靜,我覺得心情的轉換是那個「好好陪伴自己」,去接受自己內心的委屈、痛苦,然後為自己哭一場,情緒得到了發洩與認同,情緒就過了。這樣的情緒還會再回來嗎?我想會的,但是我願意承受,我願意下一次在出現的時候,我再次去好好感受,再次讓自己哭一哭。
早上再一次回看昨天,我有一個情緒來自於「我很努力想要撕掉我身上的標籤」,我不想當一個消極的人,我不想當一個被動的人,我不想當一個不合群的人,我不想當一個冷冷的人,我不想當一個會批判的人,我不想當一個不成熟的人;我很努力的不想要這些標籤,但是這一陣子我的心情,讓我成為一個消極、被動、不合群、冷淡、批判、不成熟的人,所以跟我爸在講話的時候,有很多的委屈,因為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被要求我做不到位。我掉入了受害者的心態。
另一個情緒是「我做不到老天爺對我的期待與要求」。每一件事情都有老天爺的用意在背後,我發現自己感覺到被強迫要去臣服,要去跟隨,要去接受。我不能「不接受」,因為「接受」才是尊重、不批判、沒有對錯、愛的表現。很痛苦,那種被強迫又沒有其他選擇的感覺,很痛苦。
昨天大哭的過程,是個去「承認」的過程,是個去「接受」的過程。我承認也接受自己的做不到,以及自己現階段的狀態:消極、被動、不願意跟著團隊、屏蔽一些人、批判、不成熟、冷淡、高傲。
同時經過昨天,我重新拿回自己的選擇權,我選擇臣服於老天爺也衷於自己的感覺。當我感覺到我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做選擇的時候,我感覺到我內在又有力量了。
曾經我很想有系統的整理我自己,所以我能夠明確的讓人知道我是誰。現在我放棄「有系統」的整理自己,我知道感覺、感受是我生活的動力,有些人的頭腦可以清楚地把自己的這一塊整理出來,但是我發現我不是,我也不用,我只要衷於自己的感覺,認真的去感受自己,真實的呈現自己就好,每個當下的自己都希望是真實的自己。
這個當下跟其他當下,可能會有看似衝突的部分,我選擇不花頭腦去思考到底哪個是真實的自己,因為都是我,我不用去分析自己。
很多事情用頭腦想,只會越想越不明白,越想頭越痛,越想越覺得生活好難。
我選擇簡單過生活,用心感受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