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弄少年營活動時,就覺得時間過得好快,這次的少年營已經是第八屆了。感覺少年營已經變成協會的一個固定活動,每年寒暑假小朋友們期待的時光。
高中的時候我也是參加志工隊、帶少年營,高中短暫的參加讓我從中學到許多學校沒有教的事情,而且也讓我交到許多朋友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再聯絡。大學畢業回到台南,再跟以前志工隊的夥伴聊天,我們發現高中時候有這樣一個團體讓我們固定參與,有少年營讓我們有服務學習的機會,對我們生命的成長帶來許多正面影響,志工隊陪伴我們度過人生的叛逆期,在因緣際會之下,我們決定拿出生命的部分時間,以做志工的方式不支薪,重新成立高中志工隊,陪伴高中生成長,就像當年有人陪伴我們一樣。
生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從2007開始至今,高中志工隊培訓到第五期,少年營也辦到第八屆,從一開始我們Anima是一群夥伴一起工作,到現在只剩下我這個一人團隊。現在我生活的重心就是有關志工隊跟少年營的一切,原本一切都覺得還OK,雖然是自己一個人在做但是身邊還是有許多的支援與資源,只是前兩天帶完少年營,我開始不斷地問自己「這樣的工作還值得做嗎?這批志工值得我這樣付出嗎?」因為這一期的志工有讓我拖不動的感覺。
平時培訓看不出每個人的能力表現,因為他們只要做自己就好,都是在家庭日跟少年營的時候,透過服務做事讓我觀察到他們的能力。我對活動的要求很高,8屆少年營中我只有1屆沒有參與到,老實說7屆的少年營我沒有一次覺得活動辦得很好。少年營的基本要求是小朋友開開心心的來,平平安安的回家,快樂、平安是基本,但是家長送小孩來,更希望小孩子有所學習,我們標榜的是良知教育,所以希望透過營隊可以讓小朋友學習到一些些東西,少年營很多活動跟分享都是在小組裡面,所以隊輔是主要靈魂角色,要有能面對小朋友種種發問的能力,要能有照顧到他們安全的能力,要能有帶領小組分享的能力,要有能建立小團體氣氛的能力,要有能幫助到台上講師的能力,要能在大眾面前主持帶領的能力,過去歷年訓練的高中生中,我還沒有看到奇葩,但前幾屆的志工中我看到的是有許多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少年營,不同的能力有再增長,特別是面對小朋友的情緒問題,小朋友之間的吵架不合、上課的不配合、調皮搗蛋等等,慢慢地有一批人是可以不用生氣、心平氣和地來處理這些小狀況,這是讓我感到欣慰跟備受鼓勵的。
我也常跟志工們說:「少年營中,志工扮演的是絕對的角色,課程設計得很好,但是志工帶領得不好,整個營隊就是不好,但是,課程設計得不好,志工有能力帶領好,整個營隊就是好,所以課程設計不是決定一個營隊的關鍵,志工們才是整個營隊的關鍵。」
第五期志工,8位舊生,每個人至少都有2-3次帶領少年營的經驗,有些人我看得到進步,但有些人也讓我心灰意冷。10位新生,每個人都有第一次,第一次帶得不好,是必然的,下次再努力就好。只是這次少年營志工們給我一種講不聽又拉不動的感覺。很多事情事前有說跟沒說好像一樣,因為沒有被當一回事,而我就像是在做白工,充電營跑流程的時候,每個人就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當隊輔、當大地遊戲關主、集合的時間地點、始業式要表演等等,但是少年營當天好像大家都是第一次聽到這些事情一樣,不禁讓我問自己:「需要幫志工們跑流程嗎?需要幫他們準備嗎?」有人連教戰手冊都沒帶來營隊,而表演的事情就像被拋到腦後一樣,唉!!
少年營,志工們的注意力首要是在學員身上,但是出現許多是自己玩起來把學員忘得一乾二淨的人,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個時間應該要做什麼事情的人,帶領小組是一個重要任務,協助講師課程的進行是另一個重要任務,但是上課時好像自己就沒事一樣,手機一隻隻拿出來玩,睡覺的睡覺,這樣子跟我說等等可以帶小組分享,小組被他帶的有多好,我不能相信,誇張的還有台上有主持人、講師在講話,但是隊輔耳朵完全關起來似的,只顧著做自己以為要做的事情,好聲好氣的從台上提醒,沒聽到,非要台上的人大吼才有反應,志工來幫忙帶領少年營應該是為營隊帶來助力,但大部分的時候造成的阻力還比助力多過許多。
我在營隊中,我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可以跟家長打招呼,處理緊急突發狀況,有時間跟不同的小朋友聊天,帶領課程等等,但是我發現我是打雜的,器材道具我在負責,志工們的疑難雜症我在處理,常常有個感覺,我光是處理志工就滿頭包了,更別提要去跟學員聊天,剪刀要找我拿、垃圾袋明明就在桌上還要我找、掃地用具跟抹布都分布在會場裡,也要我找,每件事情都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沒有口令就原地站著看戲,看其他人忙東忙西。
少年營結束,看著大家的表現突然有個想法閃進我的腦海,這一批的志工多半是家裡的老二或老三,以及獨生子女,家裡排行老大的人不多,所以整體的呈現是比以往的志工隊散漫,看不到積極跟主動,因為在家裡他們上頭有爸媽跟兄姊承擔事情,我時常想快馬加鞭,但是鞭子打啊打啊,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騎的是一頭大水牛而不是一匹千里馬。
活動結束後我們大夥人一起去聚餐,我也以半開玩笑的方式跟老闆說:「這一批高中生,吃很會吃,玩很會玩,但是做工作….(搖頭)」,我自覺我從不虧待志工們,該給的會給,該幫他們爭取的我也會努力,但是他們的表現值得我這樣鞠躬盡瘁嗎?該認真的時候看不到認真,很多事情不被當作一回事,自己的福利與享受都很會努力爭取,但是該付出的時候又斤斤計較,常常因為累而這個不要做,因為不想而那個不願意做,跟我以前對做志工的態度很不一樣,既然選擇來做志工,就已經沒有自我喜好的選擇,而是看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要做。
每每在掙扎的時候,老天爺就會讓我看到一絲絲的希望,看著回來幫忙的學長姐,看著少年營的常客學員們,他們生命的成長與成熟好像就在告訴我:「再繼續做吧!!加油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