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是個很刺激的禮拜,演講訓練開始了。上台分享我已經見慣不慣,因為過去「國際生命行動」的訓練,再加上之後有在帶領課程,所以在眾人面前講話,只要有時間好好準備,我是可以克服自己心裡的恐懼。但是要在大眾面前演講,光想就有壓力,演講這個詞就覺得跟一般講話不一樣,需要頭頭是道,需要有條理。這禮拜我們開始輪流,每個人要準備20分鐘的演講,題目都跟「生命」有關,之後還有20分鐘的提問,最後還有講評,弄得很正式。我是第8位,下禮拜才輪到我,但是我已經開始羨慕講完的人,早講完真的是早超生,看見講完的人那副輕鬆的模樣,真會讓人牙癢癢的。我的題目是「是誰拿走我的快樂鑰匙?」是我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很喜歡文章寫的觀念,腦海中開始有在醞釀自己的演講,這幾天我需要找時間好好整理想法。
這禮拜也看了一部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很有深度的一部電影,片子中說了許多人生哲學,悟道是一件事,但是挑戰是能不能實踐。印象最深刻的是片子中一再強調「活在當下」,留心所在的空間、周圍的環境、在做的事情,「活在當下」也是讓自己的頭腦專注思考一件事情,時常見到當一個人專注力集中地做一件事,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上課也常在談「生命、生命的成長、生命的影響」,越發現小孩是那麼的直率、坦白、天真,小孩是用「活在當下」的態度在過每一天,他們的每一天都是那麼的開心、實在,當我們曾是小孩時,我們也是用這樣的態度過活,只是長大後,我們曾經學過的東西都還給了老師(老天爺),長大了,我們甚至連老師都忘了。
影片中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過程」。怎麼開始、怎麼結束不是重點,過程才是重點,當我們保持活在當下的態度過活,我們就會去體驗過程,每一天的生活就會感覺很有意義,而非忙綠、盲目。
這兩周我們也請到EQ協會的龔萬侯老師幫我們帶領心理劇課程,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上星期我有上台,第一齣戲我扮演主角的替身,代替主角演出當時的情況,第一次在說台詞時,可以感受到當時情境的興奮與喜悅,但隨著一次一次重複地說著同一句台詞,也跟主角互換位置後,我的心情不一樣,我感覺到悲哀與沉重,因為這麼多年來主角知道當初的喜悅卻是有個悲劇的結局。之後的戲我都是旁觀者,扮演一個觀眾,比較能夠站在遠一點的立場看整件事情的發生,也體驗到所謂的「旁觀者清」。心理劇讓我看見重複一次又一次的力量,特別是在關鍵的時刻或是台詞,不斷的重複播放,一次又一次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剛開始可能是沉重的負擔,但再一次又一次的演出,那些沉重的負擔又像是家人所給予的愛和支持,因為如果沒有被束縛著,主角早已結束自己的生命。心理劇的演出也讓主角說出心裡的OS,當時內心裡的話語跟感覺可以明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用再壓抑在內心深處,情緒的發洩與每個角色的感覺都幫助主角對當時的事件有不一樣的解讀與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