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6

桂林山水甲天下

這周,簡直是玩樂的一周。離開南寧,我們坐約5個多小時的火車來到桂林,在香港時常見到的雙層巴士這邊也很多,更酷的是有雙層的火車唷!!
桂林是個靠觀光生存的城市,政府大力推行觀光,來這邊的遊客不只有外國人,國內的遊客也很多。以前讀書都讀過「桂林山水甲天下」,從書中還真的很難領會它的美,來到這一看,真的漂亮。
玩的地方可以看照片,就不再一一陳述啦!!不過來到這麼一個大國家旅遊,有不同觀察。廣西是壯族自治區,在生活上就覺得很多小地方的不同,像是去路邊的餐館拿瓷器碗盤的機率很小,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用鋼盤鋼碗,每個碗其實就像是個小小的臉盆,跟他們買東西很少看到他們給硬幣,基本上都使用紙鈔,一元是紙鈔,五角是紙鈔,就連一角也是紙鈔,我們帶了好多硬幣要來使用,都有點不好意思拿出來了。


內地的女孩子出來玩,讓我不得不佩服她們的裝扮,或許他們還是在一個注重外表的階段,出來玩穿裙子的占多數,基本上我不會穿裙子出去玩,因為很多時候不是挺方便的,最讓我佩服的是那雙高跟鞋,像我們跟團一起玩,又是爬山又是坐船,走路的機會更是少不了,穿那一雙高跟鞋我都心疼她們的腳。有一天我們去遊陽朔精華遊,路上停停走走許多,車上好多位女生都穿著很漂亮的高跟鞋,半天過去就聽見聲音,說腳很痛,每當聽到導遊說要下車就會問是不是要走很多路,還有一位算是聰明的,沿途看到有賣拖鞋,一天活動下來,我看到她換鞋子了,哈哈!!
人多,很多時候都會慢下來,這邊的人真的不喜歡排隊。我們有去陶淵明描寫的世外桃源玩,分水陸兩種遊法,我想一來是安排不恰當,二來是人太多,三來是船太少,我整個就被擠在人群裡當沙丁魚,前面的沒法移動,後面的又猛擠,各團的導遊跟世外桃源的工作人員彼此叫罵,都不懂到底是在擠什麼,更妙的是他可以擠你但是你不能擠他,這也讓我看到人性自我中心的一面,很多事情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去行動,也讓我想到安琪之家的天使們,世界上真的需要一些特殊的生命來讓我們學習替別人找想。
來到桂林陽朔大家嘴裡提的都是印象劉三姐,劉三姐是這得一位歌仙,張藝謀導演還以陽朔的山水為實景,編排一齣70分鐘的演出。一張門票最便宜也要台幣近1000元,一晚演出兩場,3500個座位場場爆滿,但是看完我有點小失望,很佩服的是以山水為舞台在演出,後面的背景時在大得嚇人,演員舞者需要使出渾身解數,內地的演出也以數多便是美的方式表演,一場演出動用到周邊5個村莊120位男生,厲害!!我失望的是觀眾的品質,印象劉三姐的偶像化比藝術性還高,來看的人不見的懂得欣賞,不懂欣賞沒關係,但是整場演出可以整場在聊天,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讓我不禁懷疑他們幹嘛花錢進來看表演,一張門票又不便宜,再好的演出,沒有一群有水平的觀眾,還真是大打折扣。
最舒服的度假,還是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人一多就不清靜了,哈哈!!偏偏值得一看的地方,人都多。







廣西 南寧 安琪之家

711日大夥分道揚鑣回家,我沒有走,我跟我爸媽留在香港,714日飛往廣西南寧,拜訪一個在做腦癱孩子的機構「安琪之家」,之後會去桂林度假幾天。
廣西是壯族自治區,在這裡少數民族很多,不過他們已經漢化頗深,不一一細問光看外表看不出來,廣西與越南接壤,看著路上的人會讓我想到越南的朋友,因為他們的膚色五官有點類似,講普通話也跟北方不太一樣,食物偏酸辣。
14日晚上抵達南寧,機場小小的,通常過了海關還要走一段路去領行李,但是南寧的機場過了海關櫃檯後就是領行李的地方,那天我一過海關還差點就走到外面去了,出來機場「安琪之家」的副院長已經恭候我們多時,晚上看南寧,什麼也看不到,黑漆漆的一片。
這次來到「安琪之家」是想認識他們,也讓他們有機會認識我們。「安琪之家」不算大但是做的事情很多也很細,他們最主要是訓練腦癱小孩的復健,腦癱(腦性麻痺)是因為在懷孕、出生、或是生產時腦部受到傷害,一般而言是運動神經系統受損,由於傷害的位置不同,許多腦性麻痺的患者會有感官發展及平衡力不佳、智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及學習能力缺損。我們是跟「安琪之家」的老師及家長做交流。
第一天的拜訪,中午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景象。我們坐在客廳等待吃飯,孩子們一個個從教室要去餐廳,路程雖然不遠但是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挑戰,經過客廳的每個孩子各有各的移動方式,有些是坐在地板上慢慢用手讓自己移動過去,有人是坐有輪子的椅子,也有人是像趴在滑板上般滑過去,也有靠著輔助器一步一腳印的走過去,還有一些是老師陪著他們訓練慢慢走過去。這樣看著還挺有趣的,他們各個都是腦癱,但是各個的狀況都不一樣,各個成長復健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也適合的方式去餐廳。這讓我看到生命的獨特性,他們每一個都是那麼的不一樣,而且生命是不能比較的,因為他們每一個人的成長與進步,速度不一樣。
下午我爸跟「安琪之家」的老師、員工有場講座,談壓力與情緒管理,也有機會讓每位老師談談他們怎麼認識「安琪之家」,在「安琪之家」的工作心得。每位來「安琪之家」工作的人冥冥中好像都是被老天爺帶領而來,在工作的當中壓力很大,常常是一個人當三個人用,每每到了想放棄離開的時候,卻又在孩子身上看到進步與希望,孩子們的成長讓他們感動,進而願意繼續堅持這份辛苦的工作,聽著老師們的分享,腦海裡冒出一句話:「到底是誰在幫助誰?」表面上好像是老師們在幫助這些孩子學習與成長,孩子們在生活機能上依賴老師們的幫助,但是老師們的心靈感動卻是小孩帶給他們的,正常的我們常常為了物質的東西在努力,生活中缺乏心靈的滋潤,「安琪之家」的老師與員工們透過這份工作,看到超越物質的東西,孩子們帶給他們心靈的水滴。

禮拜六我們去「安琪之家」的青年中心,那邊的學生大多是屬於青少年的年紀。那天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跟一群腦癱的青少年演講,看著台下的他們,大部分的人眼睛對不上焦距,腦癱的人多半也伴隨著智力上的影響,我很難確認他們聽不聽得懂我說的話,只能透過不斷的問問題,看他們的反應來確認,跟他們說話所有的字彙要變的很簡單,速度又不能太快,聽他們的回答也吃力,因為他們有些人說話也很不清楚,但是很奇妙的是孩子間彼此能夠溝通,彼此聽得懂彼此在說的話,有些表達能力比較好的還能適時幫忙翻譯,這也讓我看到他們有屬於他們的世界,跟我所認識的世界很不一樣,他們有屬於他們的思維方式、相處狀況、溝通管道,當我們強迫他們要進入我們世界,對雙方都很辛苦,但是當我們嘗試去了解他們的世界,會有許多奇妙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