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後一飛,迎向2017年
2015年8月我讓自己放長假,開始充電的流浪,大半年的時間走過9個國家,拜訪29個城市與小鎮,路過19個機場,坐了26架飛機,這在我自己的生命紀錄裡是一個里程碑。2016年2月28日回到台灣,本來以為自己會暫時在台灣穩定一陣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接下來的日子裡面,飛出去的時候還真的很多。三月 韓國 參加婚禮
去韓國參加朋友的婚禮,體驗到一場只在電視裡看過的傳統婚禮儀式,還接了我人生的第一束新娘捧花。11月再次路過韓國,當初的新娘子已經大腹便便,更在12月底產下一位健康的寶寶,能夠陪著朋友一同經過她人生的重要時刻,深感榮幸。
四月 南京 充電營
華人行動畢業生,我們在各自的城市努力為生命工作,4月在南京特別辦了一次充電營,各方人馬一起來分享經驗、一起充充電力,短短的幾天,很多深刻的分享與互動。
六月 河北 沒水之旅
第一次來到石家莊,第一次設計活動給一群身心障礙的青年,從和他們的互動中,看到很多生命難能可貴的地方。也跟他們一同經歷三天沒水,不能洗澡、生活不便的臭臭日子。回程又遇到台灣華航的罷工,輾轉從小三通回來。
七月 福州、南京、合肥、上海
7月初台灣的營隊忙完,再次去了一趟大陸,走訪四個城市,工作量不多,除了一場快要發瘋的兩天國小生工作坊外,其他的行程都是見見朋友,聊天也透過近距離的生活互動來彼此認識與關心。自從6月開始,我跟妙妙也受到許多大陸朋友的捐款支持,讓我們更無後顧之憂地為青年生命奔跑。
八月 印尼 亞太青年營
身為台灣代表團,我們有4位來參加亞太青年營,10天的營隊活動,我協助課程的進行,小組、工作坊的帶領,三不五時也幫忙翻譯一下,雖然忙得昏天黑地,但是跟人的互動、聊天還是我最享受的部分。
十一月 日本論壇
這是突然的行程,跟著我爸媽一起去日本,有機會和一些日本年輕人工作,感覺未來可以有很多的互動。回家途中也順道去韓國4天,感受到濃濃的秋意,街上樹木的顏色有著豐富的變化。
在台灣的生活,也沒有閒著的時候,青年工作照常進行著,每兩個禮拜的培訓,抽空去他們打工的地方探班,或者約吃飯聊天。能夠陪伴青年生命的成長,是我一直很願意投入自己時間的地方,但是看到現在許多協會的青年活動招生不易,也讓我不斷地在反思與觀察,是不是這個工作已經做到一個飽和點,我該換換形式或是換換對象了?
9月之後的辦公室,少了妙妙的出現,妙妙過去幾年一直是我身邊的一位小幫手、好姊妹,9月她去印度深造,辦公室裡少了她的身影,還真需要時間適應一下增加的工作量。10月EQ協會也有一年一度的大活動,家庭日,忙到天天加班,但是看到參加者當天臉上的喜悅與收穫,心裡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很多的活動、很多的過程,回過頭看有衝突、有掙扎,更有滿滿的感恩。
12月最後一飛 台灣-馬來西亞-印尼-馬來西亞-台灣
8月去印尼的時候,跟當地的團隊有很多的互動與交流,特別是聽到他們有意願在回教社群裡推動家庭的學習、生命的成長,當時的想法是:「華人的世界,我們華人可以自己來做,但是回教的社群,不是靠我們華人來做,而是他們要能夠自己來。帶領與推動生命的成長,帶領者自己的生命整理的深度是很重要的,當我們自己的生命整理得越深越細膩,帶出來的活動,看事情的見解就有不一樣的質感。印尼團隊每個人都還年輕,生命有好多大決定還正在經歷:找工作、談感情、結婚、建立家庭、有孩子等,他們是一個很需要被陪伴的團隊。」
因為這樣的念頭,當聽到馬來西亞林潤崧老師12月要去幫印尼團隊培訓種籽講師,我就說:「我也一起去吧,松哥做培訓,我去見見你們。」培訓地點依舊是萬隆,台灣飛萬隆,飛機飛得亂七八糟,還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松哥建議我飛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有直飛萬隆的班機,所以這一次我先飛馬來西亞,然後再跟松哥一家一起旅行到印尼,在培訓營地萬隆我待上5天,之後去雅加達,然後再從雅加達回吉隆坡,停留四天後回台灣。
馬來西亞
好一陣子沒有去馬來西亞,能夠有這次的停留感覺像是撿來的機會,剛好可以和松哥一家相處,也可以見見一些好一陣子沒見的朋友。這次在馬來西亞的時間,松哥他們帶我去看一場馬戲表演,很特別的經驗。我也花時間和翠菁相處,翠菁帶我去見識馬來西亞的漁村生活,謝謝他們,當然還要謝謝許多請我吃飯的朋友與長輩,到馬來西亞沒有去陌生地方的感覺,更多的是像回去見見家人一般的情感。

印尼 萬隆
印尼朋友Huda,2008年國際生命行動中,我們是同學,但是沒有機會在同一組工作,最近幾年才跟他漸漸熟悉,而他的太太Nenden對生命工作非常的認同與投入,松哥就是應他們夫妻的邀約去印尼協助做培訓。我在萬隆的幾天幫忙的是個別談話,分享自己的經驗,也讓他們問問題。一看到松哥設計的培訓內容,我心裡都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松哥的課程分量很重,需要很多的體力與專注力來吸收,我只是坐在旁邊聽課,到了晚上也可以累到不行。
剛抵達印尼,我需要適應的是生活步調的減慢,在台灣的我步調很快,事情很多,生活中是一件接著一件事情,但是到了印尼,沒帶電腦出門,從很多事情到沒有事情可以做,從頭腦不停地在運轉到可以完全放空,這是我享受出國的原因之一。
在萬隆我們15個人住在一起,但是只有兩間廁所。我是一個早上需要長時間享受廁所的人,看到這個多人卻只有兩間廁所,我開始思索我可以哪個時段使用廁所又不打擾到大家。平時參加營隊或是去過團體生活,大家都喜歡晚起,所以我只要早起一些些,我就可以享受廁所,但是在印尼他們凌晨4點半就起床禱告,有些人禱告完回去睡,有些人就乾脆起床,如果我想要早起用廁所,根本就需要在4點半以前起床。所以前面的幾天生活,我都在尋找我可以不受干擾使用廁所的時機,只是在印尼,食物也需要適應,蔬菜水果都吃的不多,上大號變成是我天天在煩惱的一件事情,排便不順就覺得生活不順。
在萬隆的最後一天,我吃到了不乾淨的食物,下午就開始發燒,我從下午開始睡覺,睡到隔天早上,燒退了但是感覺到身體裡面有東西,需要吐出來不然就是拉出來。薇妮姊讓我吃了酵素,果然沒多久就跑了廁所。拉了肚子之後,也沒有太大的胃口,想說就讓腸胃清一清,拉到最後都變成拉水,之後我的生活就變成有吃東西,就會拉肚子,沒吃東西就稍微好一點。帶著這樣的身體,我旅行3個小時的車程來到雅加達。
印尼 雅加達
來到雅加達,沒有活動,全部都是拜訪朋友。每一位朋友也真的很認真地接待我,大家都有個想法「客人吃得好,吃的開心,就是主人招待的好」,所以他們非常努力的帶我去吃東西,可憐的是我的身體根本沒辦法負荷印尼的食物。拉了肚子之後好想找個清粥小菜,但是印尼的食物偏偏都是超辣、多油、重口味。
因為肚子的關係,我覺得我這次根本就是一個難搞的客人,大家都不知道該拿我怎麼辦,所有弄來給我吃的食物我通通都拒絕,問我要吃什麼,我都說喝水就好,我不餓,搞得他們不知從何下手照顧我,真是辛苦他們了。現在回想也覺得好玩,在印尼的時間,我從本來擔心都沒上廁所,到後面是擔心隨時都想拉肚子,需要一直跑廁所的狀態。從中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心思去想別的事情,要不然光是煩惱身體狀況,就佔去大半精力。
每每來到印尼,活動都是在萬隆舉辦,我來印尼好幾次只去過雅加達跟萬隆,這事也常常讓我拿來跟印尼朋友開玩笑地說:「我認識的印尼只有兩個城市。」
我在雅加達的時間,像是被人接力賽一般的照顧,不同的朋友不同的行程安排,不管他們怎麼安排我都開心,因為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有足夠的時間分別跟他們相處聊天。有兩天我是坐機車旅行,車程約一個多小時,來到另一個城市茂物(Bogor)。因為朋友家房間不夠,決定安排我住旅館,但是因為旅館的名字相像,所以從網路上訂房的時候陰錯陽差地訂到一間新開的旅館,價格新台幣1200元左右,但是房間設備卻像是5星級的飯店,我住在16層樓高,還可以鳥瞰城市及享受夜景,最開心的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馬桶,還有熱水澡可以洗,那天晚上朋友們說對不起,只能讓我住旅館,殊不知我心裡可開心這樣的安排。
從茂物回來後,肚子還是不舒服,因此我決定斷食,徹底清腸,第二位接待我的印尼朋友也非常的尊重我的決定,不勉強我去吃東西,也讓我在他們的辦公室好好休息。我也有去這一位朋友工作的地方,跟一群幼稚園的老師聊天分享,聽老師們問的問題,可以看到一群充滿著擔心的媽媽們,家裡高中生的孩子,擔心他們的學習,擔心他們的交友,但是談到學校裡的孩子,每一位都是我佩服的熱血老師,他們對孩子的細心、用心,讓我覺得能在這間學校讀書的孩子真是幸運。
最後一天的印尼行程,我去水上樂園玩,本來擔心沒有帶游泳衣不能去玩,但是印尼規定是有,執行力薄弱,我一件背心一條短褲也可以下水玩,四條滑水道玩得不亦樂乎。我都跟他們說:「除了拉肚子之外,我超享受這一趟的,參加活動常常忙東忙西,跟大家交流的時間也少,但是這一次除了有聊天,還有一起做些不一樣事情的經驗,開心!!」
迎向2017年
2017年才剛開始,但是翻翻我的行事曆,事情已經安排到9月了。接下來這一年也是常常飛,日本、印尼、大陸是我很願意投入與付出時間的工作地方,台灣的青年工作也在持續進行,遠距離陪伴一個生命是挑戰的,想說趁自己還有體力也單身的情況下,能飛就飛。現在的生活,好多事情想參與,好多事情可以做,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很期待自己的2017年。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