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5

華5 第19週 心得

W19 心得 

上個周末我們組做了一場兩天一夜的親子營,我們組因為有我這個組長,我常常接一些預料之外的活。總共15個家庭一起去查干湖共度周末時光,小朋友禮拜一都是面臨期末考,但父母看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性,都說沒關係來是來吧。大部分的時候是大人小孩的分開活動,大人的部分由鳳明阿姨、劉冰負責,我跟鈺婷負責小孩的部分,晚上的親子時間由鈺婷負責。兩天下來,大部分的小孩都說不想結束,不想回去面對期末考。
第一天活動不到半天的時間,每每遇到家長,都會被問一句:「我們家孩子還好吧?」老實說,孩子沒有什麼不好,活潑、好動、吵鬧、坐不住,這些都是中低年級小孩常態的行為表現與特質,如果太聽話我才會緊張。也因此整個上課可以說是鬧哄哄,但是我自己挺滿意的,因為我想做的事,我想說的話都有完成,大團體分享事徹底放棄,因為我跟鈺婷是2打15,要管制續讓他們聽別人說話,太費力氣和時間了,之後都改成一對一分享,小朋友一個一個來我旁邊跟我說他們寫下的內容,講完的人可以去找鈺婷姥姥玩,全部講玩就可以出去外面草地玩耍至少30分鐘。

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朋友來跟我分享最常相處的五個情緒,還有爸爸媽媽的各三個常有的情緒,印象深刻的不是內容,而是小朋友們說的表情,那個表情既緊張又害羞,但是又有點期待和興奮,感覺這些分享內容是他們一個很渴望被人聽到的秘密,謝謝他們的分享。感覺上小朋友對自己爸媽的情緒真的很在乎,不知道大人確切的情緒點是什麼,但是小孩看到的生氣、無奈等情緒,孩子們都說是因為他們,因為他們動作慢,因為他們成績不好,因為他們的作業等等,都是一臉做錯事情的表情,但是動作慢、成績不好、作業寫不好,這些都不是「錯」事,但小孩子給我的感覺是好像這些事情做錯了,他們罪大惡極,看了令人心疼。
 
15個孩子當中,只有一位讓我跟鈺婷非常的頭疼,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不順這個孩子的意,他的情緒可以非常大,而且完全沒有溝通的空間,什麼東西都不要,就要他要的那一個選項,看到他的情緒這樣大,我跟鈺婷也不敢輕舉妄動的順從他。就這樣我第一天跟這個小孩耗了50分鐘,他在我面前大吼大叫、哭喊著尖叫與叫媽媽,又在地板上打滾哭鬧,哭累了,會稍微喘息一下,再從頭來一遍所有的戲碼,最後連爸爸隔著一扇門安撫著,都不買單。當下我觀察自己,我竟然都沒有被他激怒,我可以平靜地跟他耗著,頭腦裡面轉的是下一步要怎麼做,是要堅持還是要放棄,我如果怎麼做他的反應會是怎麼樣,為什麼他不願意溝通等等等等。晚上跟爸爸媽媽談話,爸爸媽媽說辛苦我們倆個,我說:「不會,我們只是辛苦這兩天,你們爸爸媽媽才是要辛苦一輩子的。」
 
兩天活動下來,真的有累到,禮拜一我拉肚子一整天,都不知道是吃壞肚子,還是面對接觸到的衝突太大,肚子消化不了,從禮拜一開始我就呈現停工狀態了。在松園的最後兩天,也很享受再繼續跟松原團隊的相處,特別是聽他們分享生活中發現的小確信,從生活故事中,看到他們發現自己生命的穩定度有增加,或是面對事情可以用另一種角度、換一種說話方式,而化解了有可能的大衝突,真的很替他們高興。「功」果然只能靠自己練,別人無法幫忙;練功也不能練的太急,生命的功是細水長流型,練太急容易走火入魔。
 
禮拜三依依不捨跟松原說掰掰,我們組來到長春,有個半天的時間我們去參觀了偽滿州博物館,去認識末代皇帝的一生,讀書時代讀過溥儀,但是沒有深入了解他,只知道他是最後一個皇帝。來到博物館認識他的一生,感覺是被人擺佈的一生,也是辛苦的生命,也從博物館的資料看到日本跟東北更多、更深的愛恨情仇。
 
前往廣州的那一天,我真的覺得不是我的一天。早上起來心情還不錯,小組一起安靜分享後,中午退房前往機場,但是一坐上飛機,機艙門關了之後,飛機出現狀況需要修理,就這樣我在飛機上看完了兩齣韓劇。好不容易飛機修理結束,又說廣州下大雨,搞到本來7:00多能抵達廣州,結果我們9:30才降落。在飛機上遇到一群大媽坐飛機,搞得我好心煩,抵達廣州之後已經好累,整個人的承受力瞬間降低,一點小事都容易有情緒上來,一直到進到酒店房間,才知道我這漫長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華人行動大隊人馬會在廣州停留一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