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流浪之旅之印度 菡亭家 大吉嶺 錫金
菡亭家(哲雪鋪附近的小村莊)
結束緊張的一個人的旅行,來到菡亭家稍微安頓幾天。我抵達的隔天,台灣三人也順利抵達。潘菡亭,台灣人,
2008年我們一起參加「第四屆國際生命行動」,在這個活動裡她遇到了她的另一半Biplab,印度人。兩個人交往五年後決定攜手相伴一生,2014年10月底我來印度參加他們的婚禮。很佩服菡亭,從舒適的台灣嫁到印度的小鄉下,很多生活方式、價值觀、教育水平的不一樣,挑戰著她的適應能力與接受度。來到他們家,除了讓我過過遠離城市的清幽,也來陪菡亭暢快地講中文。
菡亭夫婦為我們4個台灣人安排許多的行程與體驗,Biplab是印度的原住民,所以我們有一些原住民文化的體驗,品嘗小米酒跟學習打稻穀之類的。菡亭對教育有熱忱,本身是蒙特梭利的老師,來到印度的小鄉下決定開教室,為鄉下孩童的教育盡一份力,Biplab對自己的村莊也懷著一份感情,夫妻倆再一起常常思考著怎麼樣讓村民有些不一樣的機會接觸到廣大的世界,我們一群台灣人的出現,也讓他們好好利用與運用,有一天上午我們也和村民有交流,分享台灣文化,大秀筷子功,還教小朋友打武術,挺有意思的。
在菡亭家短暫停留4個晚上,把衣服都洗過一輪之後,12月14日我開始下一段旅行。
大吉嶺(城市)
當初計畫來印度,沒有想到要跑大吉嶺與錫金,感謝冠瑋的邀請促成這一趟旅程,不然我想我這一輩子也不會來這兩個地方。大吉嶺與錫金的行程我們請旅行社幫忙安排,也是我流浪行程中唯一一段當觀光客的時候。
我們先從菡亭家的小車站上火車,坐4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加爾各答,抵達後需要換到另一個火車站,再搭10個小時的臥鋪火車來到印度東北方的城市西里古里,下火車後跟旅行社安排的司機碰面,再往北方開車3小時上山來到大吉嶺。
大吉嶺位於喜馬拉雅山山區,平均海拔2,134公尺(米),我們一路上山明顯感覺到氣溫一路下降,山上真的很冷,平均溫度5-7℃。張大的眼睛看著上山的路,很難想像它是「路」,或著說我印象中的「路」都至少有鋪個水泥或是柏油,上大吉嶺的路,黃沙滾滾,道路蜿蜒,寬度不大但是都還可以會車,更酷的是還要跟登山小火車分享道路。
大吉嶺可以想像成類似台灣的清靜,當初英國人來到印度,因為不適應印度炎熱的氣候,大吉嶺是他們夏天的避暑勝地。1881年「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開通,加速地方的發展,而這條鐵路現在也被列為世界遺產之一。
旅行社幫我們安排許多的行程,印象深刻的就是凌晨4:30出發去看日出,還有乘坐小火車,另外一個是參觀藏人難民自助區。每個點停留的時間都不長,整趟旅程花最多的時間都是坐車開山路,沿途看著大吉嶺的風景,超驚訝也超佩服城市的規模與房子的建設,完全的依山而蓋。
晚上的山上更冷,只想躲在被窩裡面。夏天不想白天出門因為太熱,而在這邊晚上根本也不想出門,因為太冷。在大吉嶺住了兩晚,啟程繼續往北來到錫金。
錫金(邦)
光是有印度簽證是進不了錫金的,印度錫金邦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東面與不丹毗鄰,西面與尼泊爾接壤,北面與中國西藏交界,南面與西孟加拉邦鄰接,有某種程度的軍事地位與敏感性,印度人要進入錫金也是需要有准許證,手持大陸護照、孟加拉護照、巴基斯坦護照的人是不允許進入錫金。
我這整趟旅行最煩惱與擔心的就是我拿不到准許證,其他三個人在台灣申請印度簽證時就把錫金的准許證也一併申請了,而我是印度簽證申請完才決定要來錫金,整個流浪之行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讓我再從台灣申請錫金的准許證。帶著我們的司機大叔經驗豐富,進入錫金關口,他叫我拿著護照跟著他,我沒有說任何一句話,司機大叔幫我與官員應對,然後他就跟我說一句:「你的准許證拿到了,你可以先去餐廳吃飯。」感恩啊!!簡單也順利。
錫金的首都甘托克,也是一個依山而蓋的城市,入眼的景色跟大吉嶺很像,但是比大吉嶺乾淨很多,而且他們還有行人徒步區。有一次走在街上看到一位印度人掉落一張衛生紙到地板上,店家裡的人馬上就走出來請他把衛生紙撿起來。這現象在印度其他地區是見不到的。
在錫金,我們最主要的景點是長谷湖,它是一座高山湖,海拔3,780公尺(米),一路上山的路也不像路,很佩服所有開山路的司機,進錫金要准許證,要上長谷湖也要通行證,因為長谷湖的位置離中印邊界只有43公里,一路上許多黑貓部隊在駐紮。來到長谷湖,導遊說當時的溫度大約是0℃,不只全身包緊緊,手套口罩全部都上場。湖邊除了景色優美,還有犛牛可以騎,這些牛牛的牛角上都有特別裝飾,每一隻都好可愛,我沒有騎牛牛逛湖,但是有爬上牛背照相,這也是我第一次離喜馬拉雅山脈這麼的靠近。
前往下一站
遊覽過大吉嶺與錫金,我們從西里古里的火車站再次搭乘火車前往更東北的那家連邦(Nagaland),這是我原本就跟菡亭夫婦打算一起來的地方,有一對IofC長輩在這邊建了一個中心,耳聞許久。
我們預計搭乘由西里古里NJP車站的火車11:05出發,車程約11小時,晚上抵達那家連迪麻普爾火車站,並在市區住一晚,隔天與菡亭夫婦碰面再一起上山到叔叔阿姨家。
要從旅館出發去火車站時,已經知道火車誤點兩個小時,但是我們想想去火車站等也沒關係,司機約10:30送我們到車站。進到火車站尋找候車室,安頓下來後慢慢玩數獨打發時間,兩個小時過後不見火車蹤影,詢問之下只知道火車還沒來,但是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就這樣下午14:00,15:00,16:00,時間一直過去還是不見火車蹤影,詢問之下得到的答案依舊,對我來說只要確認火車還沒到,我就安心,最怕的是火車已經走了我還傻傻的等,印度火車都聽過誤點24小時的,5、6個小時還算小事。
下午18:00去問,終於得到不同的答案,火車還是沒來,但是預計晚上21:30會抵達,因為冬天北方容易起大霧,影響火車行徑的視線,因此嚴重大誤點。我們在晚上10:30終於上車,找到車位安頓好之後,馬上進入睡眠模式,隔天早上10:30抵達目的地,結束這一趟漫長的24小時旅行。
小感言
這一趟旅程,除了感謝平安,更感謝爸媽給我一副不錯的身體,不是一個容易暈車的體質,不然天天開山路,一定很難完成旅行。
1 則留言:
你好,想請問去長谷湖的通行證怎麼辦啊?台灣人也可以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