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早上抵達澳洲布里斯本,從夏天的北半球飛到冬天的南半球,不懂自己明明怕冷,卻還安排了這半年的流浪都在冬天國家度過。澳洲布里斯本算是暖和的,有太陽的白天可以有26度的氣溫,挺舒服的,晚上偏冷但躲在被窩裏面,還可以生存。只是天氣好乾,感覺臉都快要龜裂,台灣很少擦乳液的我,在這裡猛擦。
跟老人家生活,整個生活步調慢下來許多,因為叔叔阿姨的年紀,走路慢慢走,說話慢慢說,做事情也都慢慢地,但是蘿拉阿姨開車超快,我媽坐在她車上,一定尖叫連連,阿姨開車超殺的,特別是轉彎,都快甩尾了,開在山坡路上連續轉彎也沒再踩剎車,我這麼強的心臟都要跟自己說:「深呼吸,要相信阿姨的開車技術。」這邊開車的方向也跟台灣相反,到現在每次過馬路我還是看錯邊,但是不像台灣,這裡的汽車超會禮讓行人,看到有人要過馬路,不管距離是近是遠,都會減速禮讓路人。
在這邊的生活基本上沒做啥大事情,陪著蘿拉阿姨去採買,幫忙弄電腦的問題,也跟廚房打交道,比起幫忙煮飯,我還是比較喜歡洗碗,有些粗重的活我也幫忙做,特別是擦地板,因為他們不容易彎下腰,所以會彎道腰的工作我都撿起來做,不過我想在這最大的事情就是幫兩位老人家換智慧型手機吧。換手機是大事情,選手機可以選一個下午,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聽介紹聽得超仔細的,手機買回來,學習從按按鈕到划划划,很多的新學習,很多的新適應,很多的驚訝與挫敗聲。
來到這邊因為是跟澳洲人住,只能說英文,已經好一陣子沒用英文的我,很努力地在撿回腦袋裡的單字與片語,但是跟老人家住,生活的聊天話題多跟生病、健康有關,這時候一大堆的藥品名稱、病名、跟其他有的沒的專有名詞,就超出我的頭腦範圍了,蘿拉阿姨也很努力在我的文法上下功夫,糾正我的英文,就連我秀我做的華人行動影片,與其說他們在看影片,不如說他們更積極在糾正我影片裡的英文,7分鐘的影片好像看也看不完似的。阿姨還會丟書、丟報紙給我看,書本目前還躺在房間裡面,而報紙有看但不知道懂多少,我的閱讀還真的很菜,連幫他們處理手機、電腦的問題,我通通先轉成中文,全部設定完成再轉回英文還他們。
生活在這邊另一個很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吧,即使在家叔叔阿姨從吃早餐時就著外出服,而我的習慣是在家穿著睡衣趴趴走,有出門才換衣服,在家他們兩個也都穿著鞋子,阿姨說老人家,容易跌倒,所以他們穿鞋,而我則是穿著室內拖鞋趴趴走。他們有喝早茶、上午茶、下午茶的習慣,我沒有,我抱著大水瓶三不五時就在喝水,本來還覺得他們怎麼都不會肚子餓,早餐都8點半或是9點才吃,之後發現好像他們喝早茶的時候,都會加塊餅乾,而我沒跟著喝早茶(根本就還在睡),所以每次等早餐我都等的好餓。在這邊我也是難得的三餐坐在餐桌吃飯,在台灣,我們家只有早餐坐在一起吃,基本上中餐晚餐外食比較多,但在這邊基本上餐餐在家吃,很多時候我已經肚子餓,阿姨都還沒有煮飯的跡象,雖然知道可以拿水果吃,但是又怕吃了吃了之後,正餐吃不了,掙扎的很。
老人家的生活狀態到今天,明天我要去雪梨啦,在雪梨是跟年輕人住,相信會跟在布里斯本很不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