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3

2015流浪之旅之印度 孟買 朋之干地

2015流浪之旅之印度 孟買 朋之干地
    121日從台灣一連轉了三班飛機,晚上11點半抵達印度孟買機場,謝謝朋友Syd來接機,大半夜的我還真不敢自己一個人在孟買大街上走路,抵達他家的時候已經凌晨1點半,沒力氣洗澡,刷個牙就去睡大頭覺。
    跟澳洲、菲律賓比較不一樣的部分,這次在印度我的接待家庭以年輕人居多,雖然也接觸到許多老人家,但是行程的安排年輕人決定,生活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在孟買我只待兩天,其中一天還整天懶在家裡補眠睡覺。印度跟台灣兩個半小時時差,頭幾天調時差真的有一點辛苦,不管怎麼努力睡覺,早上4點就睜開眼睛,因為台灣已經6點半了,晚上常常9點就體力不支,台灣時間已是11點半。
    孟買大城市,移動是一件大事情,距離遙遠加上交通大亂,常常一出門都需要一個小時才能抵達目的地,象徵性地參觀了印度門,遙望有名且曾經被炸彈客炸一半的泰姬瑪哈大酒店,就這樣孟買我算是玩過了。還是「人」最吸引我,有一頓中餐和兩位長輩吃飯,一位是印度的叔叔,我2003年來印度參加生命行動,那年他扮聖誕老人發禮物,另一位德國叔叔是我明年2月去到德國的接待家庭。還有一頓晚餐Syd邀了一大堆IofC的年輕人跟我碰面,有些人的臉貌似有見過,因為大家都跟IofC有緣份,所以聊起天來特別投機,裡面還有一位朋友的老闆,竟然是電影三個傻瓜的導演,超酷的。
感受到身分升級
    123日晚上11Syd帶我搭夜車上山,前往IofC在印度的大中心Asia Plateau亞洲高原(簡稱AP),車程6個半小時,一路昏睡上山。第一次來AP5歲的時候跟我爸媽、我弟一起來的,第二次是2003年參加第二屆生命行動,第三次是2008年參加第四屆生命行動,這是第四次來。以前來應該算是小毛頭,房間都被安排在二樓或是三樓,這次來感覺身分被升級了,我竟然住到一樓的套房,自己一間房,以前住一樓的人都是講師等級的。凌晨抵達在房間小睡一下,8點出房門尋找早餐,一進到餐廳,見到一張讓我很驚訝的臉,那是一位2003年認識的朋友馬尤,當年對他的印象沒有很好,因為他接待我們去他的城市服務,最後一天晚餐竟然半夜12點才吃,我從7點餓到12點,脾氣超級不好,所以對他印象特別深刻。他見到我也一臉驚訝,我的出現嚇到他了吧,很開心地打了招呼,他陪我一起吃早餐,這麼大的一個中心,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能見到所有的人,這一頓飯吃的很忙碌,咬沒幾口就看到熟悉的臉,趕快站起來打招呼,特別是見到許多長輩,特別有親切感。
    另一個讓我覺得很有親切感的,是在AP裡面工作的員工叔叔和阿姨們,他們大部分是住在AP附近的村莊,每天上下班來AP工作,這些員工叔叔阿姨們不太會講英文,當年來跟他們互動都比手畫腳,我想也是當年我喜歡跑進廚房跟他們一起滾印度餅,混出來的友誼,這次見到他們,大家都還認得我,很熱烈地跟我打招呼。
能力被肯定,屁股翹高高
    這次來到AP沒有特別的任務與活動,感覺上在AP的每一個人都好忙,就我特別悠哉,挺享受的,和不同的老人家敘舊分享,挺喜歡的。在AP目前有兩個年輕團體駐紮,一個是實習生,大約10個人,負責中心許許多多的大小活動,另一組人馬是IFL,有點像是生命行動之後的產物,7個年輕人拿出自己的時間來服務,在印度各地帶領培訓活動。每頓飯遇到這兩群年輕人,跟他們打招呼自我介紹的時候,他們都會說:「原來你就是曉芸阿,聽到你的事情很多,很期待跟你有進一步的交流。」哈,搞的我有點緊張,我以前來這邊可不是一個乖寶寶,希望聽到的傳言不是被抱怨太多。
    我跟這兩群年輕人有一個晚上的分享時間,一個小時報告華人行動。我利用下午的時間重新整理製作一部10分鐘的短片,介紹華人行動的由來、活動內容以及所做的服務。然後開放問與答的時間,這群年輕人發問的很踴躍,因為他們也都有在印度做服務,出去服務的時候也遇到過許多狀況,讓他們抓到機會趕快問問題。我不知道我的回答對他們有沒有幫助,但是很開心的是在坐有一位長輩,他對我表示肯定,不只華人行動在做的事情,還我的呈現與表達,許多年輕人也說我的報告很有趣,我站在台前很有台風,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我投射崇拜的眼光,哈哈,開心。
    AP期間也遇到一群來自普拿的學生團體(100)來參加活動,因為這個活動是Syd負責的,我也就義不容辭能支援的部分盡量幫忙,除了幫忙帶小組的分享,我也有機會上台分享生命中的小故事,這次站在台上分享,下台後許多長輩來謝謝我的分享,也對我表示肯定,還說我應該要多留一陣子,如果有機會歡迎我回到AP工作,哈哈,人又飛上天了。
一個人的旅行,從印度西部到東部
    結束在AP的短暫拜訪,我開始在印度我自己覺得最大的挑戰。我需要自己一個人從AP7個小時的巴士回到孟買,下車後轉三輪車抵達國內機場,然後坐飛機飛到印度的東部加爾各答,在機場等待來自台灣的朋友,然後坐計程車去旅館住一晚,再想辦法去到加爾各答火車站,搭4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去年嫁來印度的菡亭的家。自己一個人行動總是怕怕的,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走丟,很怕到孟買下錯車站找不到機場。
    離開AP的早上,9:30本來是另一位朋友Arch可以送我去坐巴士,並且幫忙請司機確認我的下車,但是臨時她有其他任務不能送我,所以AP安排其他人送我到車站等車,就這樣忐忑的我坐上巴士,一路上還蠻佩服我自己的,7個小時有點久,但是沒想到我竟然可以一路昏睡到孟買,還不覺得肚子餓。車子進到孟買,我以為司機會告訴我哪一站我該下車,手機GPS打開來定位,看見我離機場好像不遠,但我就是不知道哪時該下車,結果司機根本沒提醒我,還是我望見寫著國內機場的指示,趕快衝到前面跟司機說我要去國內機場,司機說已經過站了,但是下一站可以下車,然後往回走就可以到國內機場。
    我下了巴士,考量因為推著大行李再加上孟買混亂的交通,所以按照Syd的指示找三輪車坐進機場,感謝順利抵達機場內,但是離check in時間還早,所以依舊照Syd的指示,找到機場的星巴克點了當天的第二餐並坐著等時間。Check in 一切順利,通過檢查來到登機門,離登機還有些時間,想說開個電腦看一下韓劇,就看到手機傳來訊息,要跟我會合的台灣三個人,竟然因為飛機誤點,沒有坐上從馬來西亞飛加爾各答的飛機,而且要隔天同一時間才有飛機前來,我在登機門前大傻眼。
    看完訊息,不能傻眼太久,趕快聯絡菡亭告知狀況,本來以為自己一個人的旅程,只要我想辦法把自己飛到加爾各答就結束了,沒想要即便到了加爾各答我還是要繼續一個人的旅行,第一次在印度單獨這麼久。當初為了配合跟台灣來的朋友碰面,我還故意訂半夜抵達加爾各答的飛機,而現在我也無法改飛機,依舊半夜抵達。菡亭擔心我一個人半夜坐計程車去旅館,希望我在機場內等到清晨再走,但是我實在好想睡在床上,所以自己花了點時間鎮定心情,問問自己想怎麼辦。抵達加爾各答前,Syd幫忙在我的手機上安裝衛星定位叫計程車的App,我想如果是透過這個系統叫車,安全性應該有提高,如果上了車我再跟菡亭通電話,讓司機以為有人在目的地等我,司機應該不會把我亂載到別的地方吧。決定完,我跟菡亭說我還是想去飯店,之後Syd知道我的狀況也打電話來說他幫我裝的那個App有分享的功能,只要我上車後分享給他,他可以知道我的行蹤,在車上他也會跟我隨時保持聯絡。就這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上飛機,一路禱告希望一切順利。
    半夜11:30下了飛機,領了行李,用App叫到車,坐上車之後跟Syd通話,然後開分享給他,讓自己比較安心的一件事情,是我的手機上有顯示到目的地的地圖與路線,我可以看到司機有沒有把我載離目的地越來越遠。凌晨1:30抵達旅館進入到房間,懸在半空中的心可以降下一半,特別感謝一路陪伴我還沒睡覺的朋友,分別跟Syd和菡亭報了平安,大家才都去睡覺。
    早上起來享用了早餐,因為酒店有無線網路,所以也稍微工作了一下之後,我就把房間退了出去探險,尋找錫金旅遊辦事處申請進入錫金的許可,兩公里的路程就當散步,但是這一趟也體會到印度的辦事效率。到達錫金旅遊辦事處,表格寫到一半,對方因為不確定我的護照能不能在印度申請許可,因次請我再去到距離約5分鐘的外國人註冊處詢問並拿准許。我覺得我很厲害可以找到錫金旅遊辦事處跟外國人註冊處,但是我卻被兩個辦公室當足球踢,所以當我再次回到錫金辦事處,對方跟我說:「如果外國人註冊處沒說啥,我就不能在印度申請。」仔細詢問之下,因為Republic of China China不能在印度申請。所以我一直強調在R.O.C是台灣不是中國,網路上說台灣可以在當地申請進入錫金的許可證,感謝這位印度官員又再打電話向上級求證,確認台灣護照可以在當地申請許可證後,他跟我說:「沒錯,台灣護照可以申請,但是你今天拿不到,因為發許可證的女士出差去了,你可以到錫金邊界申請許可。」往好處想,至少確定我是可以拿到許可證的。
    回到飯店領了行李,再來一段刺激的一個人的旅行:從飯店去到火車站,在眾多的月台中(20幾個月台)找到我要搭車的月台,然後要在眾多的車廂中(大約有18個車廂)找到我的車廂,然後還要在烏漆媽黑中確認下車的車站,在短短一分鐘停車時間要跳下車並把行李運下來。從飯店我依舊用App叫車,來到火車站也因為時間還早,去到肯德基叫了一個漢堡等時間,看完一部電影之後看看時間下午4:30,我的火車是下午5:30,上了廁所確認月台,火車也剛好進站,找到自己的車廂也順利找到位置,坐下來後就剩下下車最讓我提心吊膽。
    火車總共只停7站,我第六站要跳車,但是完全不能依靠火車停下來的次數算,因為它停下來會車的時候還挺多的,一路上也是開著GPS確認自己的位置,但是火車上的人應該都看的出來我是外國人,也聽到我講著他們聽不懂的語言跟菡亭通電話,就在我要下車的前一站,旁邊大叔問我要去哪邊,我給他看了火車票,他說我是下一站,沒過多久查票員也來了,也確認我是下一站下車,想到停車時間短暫,我還是提早去車門準備。

    站在火車門,也不清楚是右邊下車還是左邊下車,又見一位大叔站在門口,跟他詢問後他說我是左邊下車,就在車子停下來的時候我去開車門,媽啊!!車門卡住,我打不開,到底這次停下來是停站還是會車?緊張死我了。轉頭跟大叔求救,大叔幫我開了門但說還沒到車站,之後查票員又出現,好心的幫我確認抵達車站,就在火車放慢速度進站的時候,我看到菡亭夫婦在車外奔跑,火車一停站我趕快跳下車,謝謝大叔跟查票員的幫忙,我的行李也順利下車,見到菡亭馬上來個大大的擁抱,我的心終於可以落下了,我平安抵達菡亭他們家,我的一個人的旅行終於可以畫上句點。

2015-11-24

2015流浪之旅之菲律賓 馬尼拉 宿霧



2015流浪之旅之菲律賓 馬尼拉 宿霧
    在黎牙實比生活一個多月之後,愛麗絲阿姨帶我來到馬尼拉,為了躲避繁忙的APEC交通,我們又再跑去宿霧省逛逛。馬尼拉的交通讓人不敢領教,塞車塞得好嚴重,坐公車、小巴等,擠沙丁魚是逃避不了的窘境,而司機常常會為了多賺一位乘客的費用,一定會等車子塞不進人了,才願意起程。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到馬尼拉,但是我也說不出來我曾經去過馬尼拉的哪個部分。這次待在馬尼拉去最多的地方就是不同的百貨公司與賣場,為了網路也為了免費的冷氣。
看山、看海、看教堂
    這次來菲律賓所拍的照片,最多的就是山、海、教堂。在黎牙實比享受著天天看到火山的美貌,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幫火山拍一張照片,期盼著可以親眼見到火山爆發的場景,可惜無緣,只能靠想像。在宿霧享受著是美麗的海邊,觀察著潮汐,感受大海的無止盡,搭配不一樣的太陽,常常拍出意想不到的美景。
    另一個看很多的是教堂,台灣許多人文發展來自於寺廟,在菲律賓則來自於教堂,大部分的城鎮發展,常常是一個大廣場,一邊是市政府辦公大樓,對面就是教堂,而市場就在周圍慢慢發展起來。愛麗絲阿姨是很虔誠的天主教徒,感覺她很大的一個興趣就是參觀教堂,每間教堂在我眼裡看起來都是大同小異,但我相信在她眼裡看起來各有各的特色。跟著她出去玩都是為了看不同的教堂。
花自己的錢 花別人的錢
    這兩個月在愛麗絲阿姨家,我是一個被包養的狀態,所有的花費都是阿姨在支出,基本上我沒有花到太多錢。在家裡當米蟲跟在這邊當米蟲感覺很不一樣,在台灣至少知道自己有努力在工作,雖然沒有在領薪水,但伸手拿家裡的錢一點罪惡感也沒有,但是在這邊我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多,阿姨家有幫傭阿姨,家事沒有我貢獻的地方,出門我也沒辦法加入聊天,因為他們都說菲律賓話,感覺自己這趟還有點像「奧客」,什麼事情都沒做、跟人也沒有太多的互動,常常都在等著吃飯的時間。
    很多時候因為不是花自己的錢,很容易覺得不好意思,因為不好意思,很多事情的發生,與其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如只要狀況還可以接受就默默地任由別人決定。愛麗絲阿姨在黎牙實比的時候,常常出門都會帶著我,一直拒絕不好意思,但是每次跟著出門也不好意思,因為帶著我出門她每天都要多支出100菲幣的交通費。在外面點餐的時候,我也不好意思決定要吃哪一間,所以吃最多的都是連鎖店:麥當勞、肯德基、Jollibee、溫蒂、超群,吃什麼也都任由阿姨決定,即便想吃漢堡但阿姨幫我點義大利麵,那就吃吧,有時候想喝雪碧,想想還是算了,要杯水就好,阿姨覺得我很喜歡吃麵,不管在家、出門都盡量幫我找麵(這兩個月,我幾乎天天都吃掉一碗泡麵),但我也喜歡吃飯,每當阿姨說:「我幫你點餐」,我也就想為了不要複雜化事情,讓阿姨決定也好。
    錢真的有等於權力的感覺,有錢的人有份量說話。我自己身上也有錢,但是在來之前因為阿姨說過我在菲律賓的所有生活費用她會照顧,我也就不好意思常常說這筆交通費我自己付,或是這一餐我自己付,只有去宿霧的交通費、住宿費比較大筆,雖然阿姨沒開口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要自己支付。

與人相處的因應進退
    在這邊最有感觸的還是跟人的相處吧。我覺得自己一開始還是習慣配合別人,像是來到這邊我最不習慣的是吃煮香蕉,但是他們超愛,第一次拿給我吃的時候,我可以配合,意思一下吃一點點,他們問我好吃嗎?我也可以附和著說還不錯,但是我真的不喜歡煮過的水果,不管是香蕉、鳳梨還是蘋果,但是因為一開始的配合,這兩個月我面對煮香蕉的出現還真是多,之後要開口說我不喜歡吃也不好意思了。剛開始阿姨問我要不要喝咖啡時,因為我不喝咖啡,就跟她說我喝茶或是熱水就好,一次兩次下來,她也很習慣的每次在喝東西時都幫我決定喝什麼,有時候想換個口味時,也不好意思拒絕她已經幫我點的東西。我是一個很怕自己麻煩到別人的人,能夠自己來的一定自己動手,我也是一個很不習慣只接受別人的好,但自己無法回饋的人,而面對長輩,很多的「不好意思」也說不出口,很多的「不喜歡」也講不出來,因為我也怕讓人家覺得我很難搞:怎麼這個不喜歡,那個也不喜歡,但是事實上我不喜歡的東西可多了。這兩個月告訴自己最多的話就是:「忍耐一下,兩個月後就自由啦!」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好奇心挺重,很多事情會想知道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也常常因為問太多而受傷,慢慢的我告訴自己不用知道太多事情,不用每件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清楚跟自己有關的就好了,所以容易在聊天時,只要我感覺這個話題跟我沒關係,我就安安靜靜的,常常被人家問問題的時候,我的回答是「不知道」,「不清楚」,「不關我的事」。就像是愛麗絲阿姨問到:「這件事情為什麼妳爸媽做這樣的決定?」「我不知道」,或是「這件事你弟怎麼看?」「我不清楚」,還有「這個朋友,他家鄉是哪?做啥工作?住馬尼拉哪一區?」「痾我沒問過。」感覺我是一問三不知。
    這樣一個配合,不太問問題的個性讓我這兩個月也有辛苦的時候,因為很多的時候我都在狀況外,也不知道對方為啥會有我想不透的行為舉止,不好意思問(怕別人覺得我怎麼每件事情都要知道,好像我想要控制一切),也懶得問(很多時候問了之後我還是搞不懂,要一直問下去,又怕別人覺得我很煩)的下場常常是讓自己不舒服。很多的時候都在猜測對方在想啥,我要怎麼做,或是現在狀況是怎麼樣,我可以怎麼安排自己,怎麼打發時間。跟長輩相處是挑戰、跟不熟的人相處,也是挑戰。
結論
    兩個月的菲律賓生活,除了在規律的生活下養精蓄銳,更有許多的時間觀察自己、跟自己相處,從中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像是我的時間觀念,一個時段對我來說是至少4小時,但是對阿姨來說2小時就算,所以剛開始要配合著兩個小時為一時段的生活,常常有煩躁感。也發現自己更多個性上的眉角與習慣,同時也經歷了許多不一樣的狀況與窘境,我真的討厭擠沙丁魚,特別是被別人的屁股擠著。我想一個人的個性除了受到家庭的影響之外,也有一大部分來自於自己的經驗,經歷過的事情。感謝這兩個月的點點滴滴,期待下一站的驚險刺激。

2015-11-06

2015 流浪之旅之菲律賓黎牙實比Ⅱ



2015 流浪之旅之菲律賓黎牙實比
    是的,我還在同一個小城市Legazpi,我在同一張床睡了一個月。短暫的拜訪,很多時候可以觀察到許多的不同,在來不及適應不同的時候,就離開了,而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要學習的是如何跟這些不同相處。
適應不同的文化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文化,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文化,來到一個國家需要適應,住在別人家更要學習適應。在這住了兩個禮拜的時候,可以感覺到自己容易浮躁,我討厭每天晚上要跟壁虎大眼瞪小眼,我討厭螞蟻在我身邊到處跑,吃東西的時候要比螞蟻動作還快,不然食物很快就被進攻,我討厭很多時候我加入不了聊天話題,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然後自己要在旁邊發呆很久,感覺好浪費生命,我也討厭每天出門三次,沒一鼓作氣的感覺,因為在台灣只要回到家我就懶得出門,我也討厭時間常常被切割,沒有一個完整的時段可以完成想做的事情。
    剛到愛麗絲阿姨家,我們住在三樓,浴室裡面有三個水桶,每天晚上都要記得裝滿水,因為幫傭阿姨晚上會把水源關掉,晚上要上廁所、要用水,就從水桶裡打水。我問愛麗絲阿姨為什麼晚上要關水源,阿姨說幫傭阿姨覺得這樣省水,所以我以為這是她們家節能減碳的做法之一。住了快三個禮拜,家裡有人來修水管,原來是一樓有水管會漏水,幫傭阿姨為了省水,晚上把水源關起來才不會繼續漏水,當水管修好了之後,三樓廁所裡的水桶也不見蹤影了。
    在餐廳吃飯,明明見的到電風扇,但是天氣熱怎麼就沒有人去開電扇,我自己去轉了轉電風扇也不動,之後開口問,才知道那台電扇是吃太陽能的,陰天沒太陽,所以沒電不會動。三樓的網路沒有設密碼,愛麗絲阿姨說她不介意別人用她的網路,但是她常常會把插頭拔掉,這也讓我覺得超不方便的,之後我開始學習不要掛在網上太久,多了些時間可以畫畫。
    在這邊,很多很多不同」於台灣的生活狀態,學習觀察,學習開口詢問(但是我常常問了還是搞不懂他們的思考邏輯),學習在浮躁的時候跟自己聊聊天說說話,學習問自己:「這就是現況,那我可以怎麼辦?」而今一個月過去,已經慢慢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時,我也要前往下一站了。
芭蕾課
    愛麗絲阿姨在這邊經營幼稚園,她說她離開這個城市太久,如何重新跟這個城市相處,她試著利用經營幼稚園,透過來幼稚園上課的小孩,可以很自然的接觸到家長們。趁著幼稚園放假兩個禮拜的時間,阿姨請我來上芭蕾課,這個城市很小,芭蕾這個東西屬於馬尼拉(菲律賓首都),在這鄉下小地方,小朋友連見都沒見過,對許多家長而言,男生學芭蕾舞是一件詭異的事情。我的第一堂試教課,很努力重溫芭蕾史,很努力上YouTube找影片準備,跟學生也跟家長們分享芭蕾的起源與發展,讓他們看看芭蕾舞不只是女生在跳,也有男生。
    在這邊沒有辦法有適當的舞蹈教室,只能利用阿姨幼稚園的教室,沒有鏡子、沒有把杆,磁磚地板,周圍堆塞著桌子、椅子、黑板等等,非常陽春的教室。剛開始我只有兩個學生,一個七歲,一個四歲,四歲的小妹是來亂的,根本不受控制,而我只要一幫她拉筋,因為會痛,她馬上落淚,然後就說:「I am sorry, I am sorry to everyone.」我在猜,她可能以為我幫她拉筋是在處罰她,而且她都道歉了,我卻還緊抓著她不放,四歲小妹堅持兩堂課,就跟媽媽說她不來了。
    前兩堂課,門口都會站著一個小男生(7),他是下午來上一對一課程的學生,下了課就會站在門口很有興趣的望著我們在做啥,他跟他媽媽說他想進來上課,本來媽媽還在想芭蕾是女孩子在學的,但是透過影片看到有男生練芭蕾,加上媽媽本來就希望兒子可以多運動,見到我又是練腹肌,又是練背肌,於是媽媽就讓他進教室,這位七歲小男孩還說服他的兩個表姊妹一起進來上課,於是我的教室裡面有四個學生。
    本來只打算上10堂課,結果我幫他們上了15堂課,很開心知道他們喜歡來,周末都會問:「明天有上課嗎?」我自己覺得幫他們上課很挑戰,動作雖然沒有給的很難,簡單的動作配上節奏的變化,但是最主要是我們語言不通,很多時候我都在跟他們雞同鴨講。有一次真的快被搞瘋,我示範完動作,問其中一個小孩:「你有沒有問題要問我?」她回答:「No」,但是當我放音樂的時候,她整個就是亂做,所以我把音樂切掉再問她一次:「你有問題要問我嗎?」她還是很肯定的回答:「No」,再一次放音樂依舊亂做,所以我關掉音樂再問她:「動作你會做嗎?」她回答:「No」,我又再問她:「那你有沒有問題要問我?」她繼續回答:「No」,就這樣的對話反反覆覆至少10來遍,真的是見鬼撞牆,不會做動作,也沒有問題要問我,都已經跟她說了,沒有問題表示我放音樂她動作會做對,她也給我點頭,每次放音樂每次錯,只能跟自己說:「我們是語言不通,下次應該講中文,反正都不通,講中文我比較習慣。」
亡人節
    111日亡人節,有點類似我們四月的清明掃墓,愛麗絲阿姨說這個節日在菲律賓還算是很重要,一定會放假,家人也一定會回去掃墓。但是跟我們的掃墓很不一樣。
    10月底,愛麗絲阿姨遠方的家人們陸續回來,屋子裡突然多了好多人。阿姨家有11個小孩,她是老大,沒結婚。老二弟弟,在美國,也是我這次唯一沒見到的家人。老三妹妹,癌症過世,妹婿一家住馬尼拉,因為妹妹選擇跟娘家人在一起,過世之後葬在Legazpi,妹婿一家前來掃墓。老四弟弟,軍人,已過世,過世之後由國家祭祀,雖然這邊也有他的墓碑,但是阿姨說遺體不在這邊。老五妹妹一家住在美國,目前妹婿先回來,跟我們住在一起。老六妹妹也在美國,妹婿一家住在這邊,住在幼稚園對面。老七妹妹,沒結婚,跟我們住在一起。老八弟弟,已過世,但是家人也住在Legazpi,阿姨就是請她姪子來監工修水管的。老九弟弟,一家住在阿姨家後面的巷子,是阿姨他們這個村的村長。老十弟弟,住在離Legazpi一小時車程的地方,平時周間來加水站幫忙並住在阿姨家,周末才回家。老么妹妹一家住在這邊,幼稚園就在他們家。光是阿姨的姪子姪女就有28個,每週六晚餐大家都歡迎來家裡吃飯,平時的周六我就覺得人好多,這一周人更多。阿姨家的餐桌只有六個座位,大家必須輪流吃飯,吃完離席換下一位來吃。
    亡人節前一天阿姨先帶我去墓園看看,有一區很像台灣的公墓,另一區則是建宗祠的感覺,讓家人們都在一起,只是他們的宗祠跟活人住的房子有得比,有些建的很現代,有些很有藝術感,有些則是設備齊全,廁所、冷氣都有。
    當天我們下午3點多去。按照網路上找的資料:菲律賓人是以歡樂的心情面對亡人節。民眾清理親人墓地後,開始彈吉他、唱歌,團聚交誼,小朋友們奔跑嬉鬧聲,連同小販的叫賣聲,墓園裏一片熱鬧。菲律賓人會以莊嚴的心情為先人獻花、點蠟燭、祈禱與掃墓,部份家庭早在前一晚就在墓園搭帳棚過夜,平時難以碰面的親戚們談天、打牌、唱歌,促進家族感情。民眾返家後,通常也在門口點蠟燭,據老一輩民眾說,這是為了讓先人看清回家的路。當我抵達墓園的時候,跟前一天來看到的樣子差好多,鮮花蠟燭都擺上去了,到處都是人。他們帶了好多食物,我們帶食物去祭拜,是給祖先們吃,燒香燒紙錢,等祖先們吃完食物,就把食物帶回家晚上煮來吃掉。在菲律賓那一堆食物是給來的家人吃,因為大家會在墓園一起守墓過夜(守墓是我自己說的啦,因為他們會過夜照顧蠟燭,蠟燭要燒一整夜不能熄)。當然,我見到阿姨很多的家人,但是話題依舊插不進去,因為根本聽不懂,所以我就在一旁東看西看兼發呆,有快5個小時吧,不由的佩服了一下自己。
    下一站我要飛馬尼拉啦,阿姨帶我去馬尼拉玩,然後再去有名的宿霧,上次來到宿霧純粹開會,沒啥認識到地方,很期待。

2015-10-11

2015流浪之旅之菲律賓黎牙實比



2015流浪之旅之菲律賓黎牙實比
中秋節晚上跟家裡的人一起聚餐搶食物後,我又踏上了旅行的腳步。本來還擔心颱風影響,飛機會飛不成,整個晚上睡睡醒醒,一直觀看颱風的最新消息,感謝老天保佑,飛機順利起飛,我也平安抵達菲律賓,從馬尼拉來到一個我完全沒聽過的小城市—黎牙實比(Legazpi)
Mayou火山
黎牙實比有名的是有一座可以跟日本富士山媲美的Mayou(馬尤)火山,整個城市不管走到哪邊都看的到火山,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陽台看火山,火山的面貌每天都不一樣,時而清楚時而朦朧,有時候看的到山頂,有的時候山頂被雲壟罩著。有一天愛麗絲阿姨帶我去山腳下的一個景點,曾經是一個教堂園區,因為火山爆發所以教堂被埋了,站在那裡好難想像腳底下是一座教堂。以為是景點可以輕易買到火山的明信片,但好像火山是太平常的一個景色,根本不見明信片的蹤影,書局裡也是找了好久才看到。上馬尤火山需要登記,因為火山一直處於一級危險狀態,當出現三級危險狀態的時候,山腳下的村落就要被撤離,跟阿姨相處的這幾天,阿姨常常說火山爆發時的場景給我聽,聽著聽著害我也好想看一次火山爆發的盛況。大自然有大自然的美,但是大自然也有大自然的危險,這個城市可以享受火山的美,但同時也學習著在跟大自然的威脅共處。
黎牙實比
抵達機場就可以感覺這個城市不大,非常陽春的機場,放眼望去沒有太多的高樓。跟著阿姨搭大眾交通工具時,本來還以為城市多少有點規模,但是搭了幾趟,在城市到處晃過之後,這真的是小城市,很多的地方其實走路就可以到,但是阿姨出門太習慣招三輪車坐,還讓三輪車從點送到點,騎過頭還再掉頭回來。市區裡沒有公車,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是吉普尼,它有固定的路線,但隨招隨停,要下車的時候就喊一聲,或是敲車頂,最酷的是收費,按人頭算,坐在車上的每個人都很有默契的會幫忙傳錢給司機,如果需要找錢,司機會再把錢傳回來,整個過程建立在很強的信任基礎上面,因為司機根本無暇顧到是不是每個人都繳錢了,但是大家都真的會付錢,在傳錢的過程中也沒有發生錢被誣了的狀況,每次坐吉普尼觀察這過程都覺得不可思議。另一個常坐的交通工具是三輪車,一台三輪車旁邊的小車廂基本上是坐兩個人,但很多時候會擠進第三個人,而司機後面還可以再坐兩個人,有的時候司機會撿超過位子的人數,那個時候乘客可以選擇站後面或是站旁邊,不得不佩服司機的技術。三輪車基本上是算人頭,一個人8塊菲幣,也是隨招隨停。
我住的家
這次來菲律賓兩個月,跟著愛麗絲阿姨,她是我爸媽的老朋友,我媽在結婚以前就認識她了,單身、未婚、家裡的老大,一生跟著IofC的精神工作,但也有機會在紐約經營過自己的事業,身在亞洲還是有老大該對家庭負起的責任心,所以替家族買了一間大房子,二年前結束在瑞士日內瓦的工作回到菲律賓,現在住在著大房子裡。房子對面是可口可樂的工廠,很好認的一個地標,房子前面經營一家加水站,請了員工工作,加水站幫忙負擔房子的水電費,另外家裡還有一個幫傭的阿姨,白天她也在房子前經營一家小雜貨店,賺點外快,房子裡面還有住愛麗絲阿姨的妹妹。白天房子很熱鬧,因為有員工來工作,中餐至少都有6個人一起吃,晚上員工下班,住在房子裡面的就阿姨、阿姨妹妹、幫傭阿姨還有我,另外再加三隻狗。大房子共三層樓,我跟愛麗絲阿姨一起住在三樓,爬樓梯我很認命,要不然根本沒啥時間運動,三樓景色很棒,常常面對著火山用電腦,超讚!
生活
我在這邊的生活超級老人的,每天晚上10:30睡覺,很多時候我比阿姨還早睡,早上5:30起床,天氣好的話就跟阿姨一起去海邊散步,8:00回到家吃早餐。吃飯是另一件我覺得很妙的事情,阿姨因為有來深圳大會,看到中國食物有粥有麵,所以告訴家裡的人只要我在的時候,餐桌上一定要有粥有麵,至今我已經天天餐餐吃粥吃麵,不吃又不好意思,因為明明知道這碗就是為我煮的。雖然家裡其他人是來工作的,但是吃飯時間大家是坐在同一個桌子吃飯,第一次阿姨外出沒回來只有我跟大家吃中餐時,都沒人跟我一起吃,因為他們說怕尷尬,語言不通,幸好漸漸的相處有自在一點,現在阿姨不在家,我們也會一起吃飯,只是飯桌上只有一位意坦阿姨會一點點英文,要聊天還是有困難。有一天意坦阿姨跟我說,因為我的名字大家都不會發音,所以私底下他們給我的代稱是beauty,自從我知道這件事之後,其他人見到我都會跟我說:「Good morning, beauty,哈哈,聽久了還挺開心的。
愛麗絲阿姨在這邊經營一家幼稚園,剛剛起步,所以校園在整理,學生在招生,平時吃完早餐阿姨就去幼稚園工作,我則留在家裡做華人行動的報告書,或是寄華人行動的每周一抱,阿姨中午會回來吃飯,下午我們都會睡午覺,然後約3:00我再跟她一起出門,常常是去吃下午茶,之後我就留在大賣場找個座位用電腦一邊工作一邊等她,阿姨自己去幼稚園,約6:00的時候再回來接我一起回家吃晚餐。
適應
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地方需要適應,從澳洲來到菲律賓,第一個禮拜像是從天堂來到地獄,比起澳洲,這邊天氣熱,天天要洗兩次澡,非常 剛好的阿姨三樓的熱水器壞掉,蓮蓬頭也壞,想洗熱水澡,現在都要先在外面燒水,再跟水桶裡的冷水混著,用水瓢洗澡。比起澳洲,這邊的空氣就很恐怖,路上看 的到一堆烏賊車再跑,都不敢大口大口吸氣。比起澳洲,在這邊還要適應螞蟻滿屋跑,食物都不敢亂放,沒三兩下螞蟻大軍就出現。但是因為家裡有幫傭阿姨,我只 要吃飯時間準時出現,吃飽飯把自己的碗盤拿到廚房,衣服也是有人幫我洗還燙,這樣有人服侍的生活還真的需要適應。


2015-09-30

曉芸的深圳之行



    從澳洲回到台灣,短暫的停留,見到了新秘書,在協會裡捅了一堆婁子,和協會的青年志工們吃飯聊聊,和姊妹好好敘舊一番之後,我又開始飛行,這次飛到深圳,參加「華人行動」在深圳辦的「生命工作大會」。「深圳大會」像是7個月華人行動的畢業典禮,四天三夜的活動,我們邀請在「華人行動」服務期間接觸到的朋友、單位,或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在生命成長的追求上,在成為「生命工作者」的這條道路上,一起分享與討論,希望透過這樣一個平台,讓兩岸四地的華人可以互相認識與交流。

    深圳大會,我是以一個學姊的身分回來支援學弟妹們舉辦這個大活動,這次總共有約130人參加,華人行動成員約20人,台灣約20人,香港約30人,馬來西亞約10人,中國大陸約50人。我提早兩天抵達,在大會開始之前協助製作開幕式裡「華人行動」的介紹短片,大會期間則是跟我姑姑和阿姨一起負責每天早上的靜默時段,這次大會也邀請菲律賓的Aunty Alice來協助英文報告的寫作,所以我的另一項大任務是負責幫她翻譯,好讓她了解大會裡進行的所有環節,這次大會會場內還有一個4歲的小孩安安跑來跑去,因此有時候我也兼差做褓姆,好讓安安的爸媽可以專心參與活動。



    大會期間擔任這樣的角色協助與支援,工作內容對我來說都不算太難,但是還是讓我這幾天都睡眠不足,最主要是因為早上的靜默時間吧。我喜歡「靜默」的練習,從2003年起我也保持著每天早上至少15分鐘的安靜時間給自己,這樣一個練習幫助我的生活許多,很多時候的突發奇想,或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靈感,都是在安靜中得到的,所以我也特別喜歡跟人家分享靜默的想法,鼓勵有興趣的朋友一起練習。只是在大會期間負責「靜默」,我必須要起的更早,即便睡前有一些想法隔天可以怎麼帶領,但還是希望在早上活動開始前,自己能夠有一個安靜的時間,看看有沒有其他想法及靈感。
    每次有這樣的活動,一個很開心的部分是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有些朋友因為相隔遙遠,透過參加同一個活動讓我們可以至少每兩年見一次面,但也因為活動期間自由時間有限,聊天敘舊真的要抓緊機會。今年的大會很開心看到許多是全家人一起出席,當家裡的每個人都開始在自己的生命上面努力與學習,在關係裡或許依舊有困難,但是比起家人間互相指責,希望別人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更能看到屬於自己的生命功課,在相處上便多了一份理解、包容、善待,慢慢的可以看到愛回到家庭的動力裡面。今年大會我覺得另一個了不起的部分,是我們有約7位身心障礙的朋友參加,大會期間看著大家幫忙推輪椅,看著他們努力拄著拐杖從一個場地移動至另一個場地,聽著他們的分享,光是觀察他們,就看到生命的韌性。四天三夜結束,內心也充滿著滿滿的感動,我想也這是這樣的感動讓我特別享受與不同的生命接觸與工作。



    美香和定國,皆因為小兒麻痺而成為身心障礙者,兩個人因工作認識後開始交往,最後決定結婚並意外有了女兒安安。美香說不希望因為她跟定國的身體不方便讓安安覺得她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家庭,他們希望盡自己的能力讓安安覺得他們家跟其他小朋友的家是一樣的。這次他們一家來到深圳參加大會,他們跟我媽媽說:未來要能獨自帶安安來到離香港這麼近的地方,機會不大,所以希望大會結束能帶安安去香港的迪士尼樂園與海洋公園玩。我媽問我和冠琳阿姨願不願意幫忙帶他們一家去香港。這樣的忙,當然願意,更何況有得玩樂,也因此這三天的相處也成為我生命裡一個特別的經驗。




    這一趟前往香港,因為定國與美香,所以都走特別的通道過海關。抵達香港後也因為他們,扎實的體驗無障礙設施。去到迪士尼與海洋公園,也因為他們很多遊樂器具都省去排隊,跟著他們每每到的地方都會特別的被照顧與被幫忙。但同時因為跟著他們,也看到了身為身心障礙者處處的不便,雖然有無障礙設施,但很多時候因為要用這些設施,需要繞好大一圈的路,無障礙設施下坡輕鬆,但上坡真的也考驗著他們的臂力推輪椅,但是比起這些行動上的不便,他們更過意不去的是帶給別人不便,很怕麻煩我們,很怕給身邊的人帶來困擾。因為跟著他們,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也因為這些擁有,所以告訴自己要善用,有腿就要多走路,見到他們這樣很努力的生命,打從心底深深佩服。
    深圳、香港行程告一段落,回台灣過完中秋,下一站前往菲律賓,在菲律賓會待上兩個月,雖然不是第一次拜訪菲律賓,但卻好像是第一次可以好好在菲律賓內旅遊、認識一番,期待接下來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