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錢」是一個敏感的東西,很早很早之前沒有「錢」,大家以物易物,標準不一,很難有一個衡量與準則,因此有了「錢」的發明,「錢」是一個為了方便大家生活而產生的東西。但是現今的社會,「錢」不在只是單純衡量物品價值的工具,「錢」也漸漸代表著地位、人的價值、能力、權力、安全感、自信心、愛。因為「錢」,在生活中我們面臨壓力、挫折、被看不起、衝突、處在沒安全感的感覺等,也因此生活一切的努力都在向「錢」看。「錢」不再是被人們使用的工具之一,「錢」變成操控我們生活的來源之一。
我從小生活長大的環境,「錢」不是重點,我爸媽從是無薪志工工作,賺錢、賺大錢這一件事情我不常看到,我看到許多時候爸媽做這工作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他們該做的事情,決定「要」與「不要」、「做」與「不做」,跟「錢」沒有太大的考量。從我爸媽身上我也看到信仰的力量,因為我爸媽深信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是老天爺要我們做的,「錢」老天爺也會照顧到,也因此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希望有多一「錢」好做事,但是也秉持著有多少「錢」,我們就做多少「事」。
就我個人而言,「錢」是一個敏感的東西,也是一個容易帶來麻煩的東西,所有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不可否認摸到「錢」的感覺很爽,但是有太多「錢」不知道可以怎麼運用也很頭疼,平時生活我很少煩惱到「錢」,每每都是在辦活動的時候才在努力跟「錢」做朋友。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太會去計較「錢」,因為算「錢」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我不喜歡算數,我做我喜歡的事,我做我願意做的事,有「錢」還是沒「錢」無所謂。只是這幾年在EQ協會工作、跟高中生、大學生工作,我發現自己慢慢被建立一個形象:劉曉芸對「錢」很計較。
對很多東西我不愛「計較」,但是一旦「計較」起來是不得了,所以我常說自己很愛記仇記恨。這幾年在工作上,我也越來越向「錢」看,不是說我想賺很多,每每辦活動,我心裡想的只有「打平就好」,常常一個活動辦下來讓身邊的人又氣又笑,辛苦大半時候,結餘常常是雙位數或是三位數,他們心疼付出一堆時間和精力,但回報的不多,而我則是在心底感謝「耶!沒虧錢」,因為我相信付出後的回報不單單只從「錢」反映。
只是在工作上,學員報名參加課程、活動,沒收到他們的繳費,他們就是一個「不肯定」,因為通常見到「錢」才會見到「人」,很多時候都證明沒有事先繳費的人,多半在課程前一天,或是活動前一天臨時有狀況而不會出現,會通知的人還好,更有人是連通知也沒通知一聲,這讓做事的人很難辦。講師事前需要知道人數,好準備課程與講義,人數的不確定就不容易準備,而在秘書處工作更是為難,常常老師們都會要求4個人才開班,而我們這收到的口頭報名4位,實際繳費3位,那一位沒繳費的到底算不算一個人頭?常常遇到的結果是我們相信「他」會出現,通知可以開班上課的時候,「他」卻說他有事不能來了。只好再通知老師與其他三個學員:「不好意思,突然有一位學員退出,這一班開不成要取消,費用我們再退給您。」因此我為了要讓自己的工作可以順利完成,為了要讓事情好運作,「催錢」變成一件常常在做的事情。這是我討厭的一件事,催別人錢不舒服,被催錢的也會被催得很煩。
另一個因為工作而遇到的麻煩事。很多時候對方有心要上課,有熱忱要參加活動,但是現實的因素「錢」讓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為了「方便」一下對方,想說沒關係你先來參加,錢「之後」再給,但是常常遇到的結果是「之後」永遠沒等到。跟高中生、大學生工作更是兩難,因為學生很多時候經濟來源多半靠的是父母,「忘記」跟父母拿錢,是常有的事情,一忘可以忘上好幾個月,忘到活動都參加完了,錢還是「忘記」要跟父母拿,這時我也不得不一直提醒,「催錢」的戲碼又再度上演。有時候是父母不認同孩子在做的事情,所以不願意付費,跟孩子工作的我,給予支持給予鼓勵,因而常常與孩子達成的協議是「沒關係,錢你晚一點再給」,而這一個「晚一點」常常變得「沒有下文」,我又不想給他們有壓力,常常在告訴自己「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這一個承諾」,「催錢」的戲碼我連演都不敢演,只是當知道他們有錢買一堆自己想要的東西,卻沒錢償還他們已經享受到、參加完的活動費,「心」挺寒的。更有在活動當中遇到突發狀況,需要用「錢」來支付費用,但是高中生、大學生身上現金剛好不夠,我也想說「沒關係,我身上有,可以先幫你墊,你之後再還」,但這一「墊」往往導致來的後果是「墊的錢」回來機率不大,還有更多的「麻煩」事要處理,當初他的那一句話「對不起,給你添麻煩」都成了屁。
如果這些「錢」是我自己的錢,那我也就當花錢做善事,認了,但偏偏這些「錢」都不是我的錢,這才是我覺得兩難、麻煩的部分。
如果說我今天會遇到這些狀況,都是自己導致的,那當初遇到對方開口說有「困難」,我該怎麼回應?當初遇到對方請求一個「方便」,我該怎麼回應?當初看到對方需要被「幫助」,我該怎麼做?是鐵石心腸的不予理會、不給人情面子,好讓自己未來不用遇到兩難的狀況,或是更多的麻煩事,還是要再笨笨傻傻地去「信任」、給予「善意」,挑戰對人性的「信任」、面對「好心」有可能再次被踐踏的傷害?或是乾脆不要做這一份工作,這些事情我都可以避免?
「錢」真的是一個敏感的東西,不但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自我價值感、安全感、愛的衡量,更是人際相處互動的挑戰,反映著每個人做人、面對事情的「態度」:如何開口說自己的困難,如何面對自己開出的口頭支票,如何為自己的承諾負責任,如何處理事情,如何與人相處……。
我的結論
「錢」是一個難搞的東西,難怪我賺不了大錢,也難怪我算數一直好不了,因為我討厭跟「錢」有太多的勾當,我對「錢」的態度很嚴肅,不要跟我亂開跟「錢」有關的玩笑,因為我笑不出來。「錢」,麻煩頭痛又常讓自己騎虎難下難做人,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