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9

種 籽 再 發 芽



種籽工程參加心得
劉曉芸
  2009年馬來西亞林潤崧(松哥)邀請我參加Akasha每年12月舉辦的青年活動種籽工程,在我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又補了一句話:「我只會邀請你三次,去年一次你沒來,今年是第二次,如果你再不來,明年是我最後一次邀請你嘍~~不知道是因為這句話還是怎麼了,2009年我第一次去參加「種籽工程」,從此也跟「種籽工程」結下不解之緣。
  「種籽工程」是個生活體驗營,歡迎滿15歲以上的青少年來參加。因為是要讓年輕人體驗生活,營隊時間至少有一個禮拜,在這禮拜中,生活作息由學員決定,三餐菜色由學員自己張羅,環境整潔與布置也讓學員腦力激盪,透過實際的做事情,大家學習獨立、自我管理、團體生活。
生命的進步,生活的動力
  今年是我第三次赴馬來西亞協助「種籽工程」,每年很大的一個動力前去是看到生命的進步。好多面孔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在「種籽工程」,這個活動真的很有魅力,好些人都連續參加好幾年,年年活動內容大同小異,但是大家還是願意來。
  買菜是學員的工作,煮飯小組派一個人為代表去買菜,買菜時間是早上6:40,買菜車不會等人,爬不起來車子就走了,連帶影響到的是整個營隊的人都沒東西吃。我第一年參加的時候還在想說「不會隔天就沒飯吃吧!」那些參加過種籽很多次的人都跟我拍胸脯保證「不會啦,從沒發生過」,我真的很烏鴉嘴,隔天早上買菜的人真的沒起床,那天中午我們吃罐頭餐。
  
  今年看到學員抵達,我見到這個熟悉的面孔,2009年爬不起來的買菜人,今年又來了。活動頭幾天又再次發生另一組的買菜人沒爬起來的狀況,這一位很勇敢的承擔自己的責任跟小組道歉,而他那一組也很有義氣的整組一起扛責任,雖然還是吃罐頭餐,但是感動的是看見他們負責的態度,看見大家有福同享有難也願意同當的精神。某天的早上更讓我感動的是看見這兩位買菜人再次挑戰自己起個大早要去買菜,在哪裡跌倒,就從哪站起來。

從帶課程活動中,看見自己的能力
  今年依舊拿著靜默工場(帶領介紹聆聽內心的良知聲音)以及肢體工場(本來是舞蹈工場,但是我發現我玩舞蹈的成分越來越少,所以臨時改名)。感覺上現在只要出國去帶活動,常常都是帶領「靜默」,我喜歡「靜默」這一個習慣,透過「靜默」我們可以看見自己、尋找自己,我自己的生命也因為「靜默」成長改變,所以我很樂意將這習慣跟越多人分享。帶領「靜默」的挑戰,是要把抽象的東西講的具體,好讓大家了解,我發現自己漸漸養成的一個壞習慣,就是臨時抱佛腳,因為我希望「靜默」是可以融入個人生活中,所以我時常在感受團體的氣氛、大家的需要,也因此我自己天天都得早起「靜默」,尋找等一下靜默工場的靈感,這次也運用比較多次的戲劇來表達想說的主題。
  另一個嘗試是肢體工場,不知道哪來的靈感突然想玩「情緒」,四天的工作坊,一天個玩一個情緒「開心」、「生氣」、「悲傷」、「恐懼」,第一天才玩「開心」就把一個學員搞到崩潰,因為他心中有很多的恐懼,過去一年他也一直把情緒深深壓在心底,所以當他知道我要玩「情緒」,他有很多的不安,第一天晚餐時間就崩潰,我陪他在房間裡哭了4個小時,我不斷地在心裡問:「老天爺,請告訴我可以該怎麼陪伴這一個受傷的生命?」
在玩「生氣」那一天,從冥想裡帶領大家去感受生氣在體內的感覺,接著我讓他們試著表達出來,大家很努力地在醞釀,一直到有個學員尖叫的喊了出來,大家開始試著罵出心中的憤怒,漸漸的動作也出來了,捶枕頭、丟枕頭、打牆壁,我那天還特別申請保鑣來護航,以防有人情緒大到我不能掌握,那天看到大家的發洩有喜有憂,喜的是他們有機會這樣發洩,從生命角度來說是好事,憂的是我等等要怎麼收尾,讓大家心平氣和的下課,還好,還收的回來。
生命工作,神聖又嚴肅
  「種籽工程」期間,我們每位工作人員都是一個生命工作者,關心這一群前來的學員們,這次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是在「生命工場」的那一天。生命工場我們探討生與死,一早體驗生命到來的辛苦,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珍貴、美好,前幾屆「種籽工程」的晚上我們會將教室布置,讓學員實際體驗一場葬禮或是追思禮。今年在準備布置晚上的活動諸事不順,主持人薇妮姊跟我說她不覺得今天可以做追思禮,我跟她說還是相信直覺,我們找松哥討論看看吧。
  那天我們有5個人在準備與布置,我不知道在我打掃教室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只知道有狀況發生,然後是決定不做追思禮,一直到其他人都出現在教室,看見不同的情緒反應,我一直納悶著「到底剛剛有發生啥事?」松哥環顧整個教室,說我們有疏忽,這次我們做錯了,然後帶著我們大家到牆前面。
  這次「種籽工程」的小組名稱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們:德瑞莎修女、孔子、卜克曼博士、史懷哲等人,我們用這些名字是希望學員們能從他們的生命中學習,牆壁上我們用他們幾位做布置,印出大大的人頭照,也將生平事蹟一一張貼出來,只是我們忘了年輕人的創意與無厘頭,在想口號的過程中,每一組都拿著他們的名字開玩笑,對他們每一位都曾存在過的人物,我們沒有好好尊重。
  我有閃過這想法,我有發現整個營隊期間我們沒有安排時間讓學員好好認識這些偉大的人物。生命工場那天晚上,我們五個人站在牆前,我的腳底發涼沿著脊椎而上,發毛的感覺一直到行完三鞠躬禮才安定些。
  這個特別的經驗,讓我更加提醒自己去尊重每個生命,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隨時都要有著敬重的心,因為我們是在跟「生命」工作。
  整個活動下來,累,但是看得到「種籽工程」發生的必要和意義,所以累得很開心,很值得,再次感謝種種的發生,我們又再一次完成「種籽工程」。

2012-09-09

2012 Japan APYC


2012  Japan  APYC
This was my fifth time to attend APYC but was my first time to be invited in the preparation committee. I guessed maybe because I was in the committee so that I felt more connected with this APYC than the previous ones. Or the simple reason was because of the theme “Kizuna” (Bonds).
There were so many things going on during this APYC.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of the things what I felt and learned.
Firstly, confused. The three Japanese ladie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APYC are very new to organize such a big conference. They tried very hard and carried so much administration work, but the information didn’t pass on well enough so that most of the time I was confused about when to meet, where should we go and how the things were arranged.
Secondly, enjoy. During APYC I had so much enjoy moment. I enjoyed the culture night and workshops presentation a lot. This time we worked with a group called “A Common Beat”. They are professional performing group in acting, singing, and dancing. Half of the Japanese participants came from this group. They have people helped with the evening programs. The way they held the evening programs made everybody enjoy the evening so much.
I enjoyed the morning exercise too. Every morning we had some stretching and then we did different activities. The person who led the morning exercise really made everyone looking forward to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I also enjoyed the friendship I made during APYC. Especially working with Cheng again and got to know Siddharth and Rhea. Four of us had planning meeting every night, I enjoyed the friendship and the team work even I only slept 4 hours per day.
Thirdly, I was proud of myself and the team. This time I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session of “Morning Quiet Time” with Cheng, and the “Family Workshop” with my brother Chine Che. Thanks for help from Siddharth and Rhea with whom we had brainstorming every night. Also I was grateful to those who shared their stories during Quiet Time input, especially some of them were invited to share just before the Quiet Time started. This time I could see most of the new people really took the idea of Quiet Time. On the last day all of us (around 80 people) had a two hours quiet afternoon together. I was sorry that we didn’t have enough time to share.
Taking on the sessions of “Quiet Time” and “Family Workshop” was a new experience for me. Before coming to APYC I had a rough idea of what I should touch yet I was open for any other thoughts to come in. Then the inspirations come in when I had my own Quiet Time in the morning. It was just like God’s voice leading me through the time when I was talking to the group. And the feedbacks from the participants were so positive which encouraged me very much.
Lastly, the touching moment during APYC. There was one young man in my family group who came from the earthquake place and was invited to share his experience in one of the main sessions. He was the youngest participant, 18 years old, and hardly spoke any English. In family group he only spoke Japanese and asked someone to translate for him yet he prepared his speech in English. The night before he was speaking, around midnight I saw him practicing his speech outside his room. Later on I realized he didn’t go back to his room to sleep because he was practicing so hard that he felt asleep outside. While he was sharing in the main session none of us could understand his English, but I was touched by his hard working and sincerity. Looking at him I can see the hope.
During APYC the issue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was brought up as well. There were mixed relationship among Japan, Korea, and China. Many nights there were different small groups going on talks abou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istory. It was painful for the young Japanese to know what Japan had done to Korea and China since their text book never taught. On the closing I was touched to see Korean, Japanese, and Chinese sat together building up the friendships.
There is much more to share but I will stop here.
Thank you for reading.

H.Y


2012-09-05

2012 日本 亞太青年營


2002年第一次參加「亞太青年營」,當時的自己沒有太多英語的能力,聽課交談都需要仰賴他人翻譯,但那時是我第一次想要把英語練好,不為學校成績,只為想要跟別人說話,當時也是第一次去了解亞太地區不同國家的文化,第一次碰觸到一點點大世界的感覺。
2004年再次參加「亞太青年營」,我晉身為協助者之一,幫忙帶領小組的分享以及自己的專業「舞蹈工作坊」,花時間跟不同的參加者交談,那時的我在小團體前可以很自在,但是要站上舞台帶課說話,總是會感到自己有點「虛」。爾後與「亞太青年營」的接觸多停留在這一階段。
2012年第五次參加「亞太青年營」,卻是第一次進入籌備小組裡工作,不再是旁邊跑龍套的,而是需要站出來扛大樑的。今年的活動在日本,主題為「Kizuna絆」,2011年日本經歷311大地震,這一震,震撼了每位日本朋友的心,生活原是一昧地追求物質上的進步,但一個地震一場海嘯便將一切都摧毀,大家開始思考:「生活中應該不只是物質的追求,應該還有其他可追求的方向」,Kizuna一詞便是在這情境下大肆喧染,人與人之間的牽絆連結需要時間經營,心與心的交流讓我們生活中不再孤單無助。
語言可以幫助溝通,但沒有語言一樣可以讓生命感動
這次約有50日本年輕人參加亞太青年營,其中大半英文都不是很好,有幾位沒有人協助翻譯根本就是雞同鴨講,但是這樣的情況無減大家交朋友的能力。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日本年輕人Syouki(18),來自福島地震區,我們特地邀請他來參加並在大會活動中分享他經歷地震的經驗,Syouki不太會講英文,但是因為這是一個以英文為主的活動,他特地準備英文的講稿,前一天晚上我半夜12點多要回房,還看到他在房外練習,隔天聽說他一整夜沒回房睡。隔天他的分享還是沒有人聽得懂他的英文,但我相信沒有人願意上前阻止他繼續說英文,因為我們都被他的生命感動著,被他的真誠、認真、努力感動著。大會結束要跟他說掰掰,看著他我竟然說不出話,我猜不管我說什麼他也聽不懂,給了他一個擁抱,而他以滿面淚水回應著我。
接受事實,是痛苦的,但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亞太青年營友來自亞太區多國的年輕人,台灣、韓國、日本、中國、印尼、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等等,在這地域裡因為歷史,我們的生命是交錯糾葛的。這次大會有一位主講者呼籲日本年輕人去認識歷史,去了解日本政府掩蓋了什麼,去了解日本對於其他國家做過了什麼,這一話題一開啟,就像是石頭投入湖水的漣漪,韓國朋友分享慰安婦的事情,中國朋友分享南京大屠殺的事情,這也引起越南、柬埔寨、中國之間的複雜歷史,以及馬來西亞、印尼之間的種種,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小組在進行著,當中最震撼的是日本年輕人吧,因為他們的歷史從來沒說過韓國慰安婦與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反倒是學校告訴他們二次大戰的那兩顆原子彈如何的傷害日本,日本年輕人一直以被害者的身分生活,殊不知他們也曾是加害者的一部分。
接受事實,是痛苦的,更何況是歷史,不論是國家的歷史、家族的歷史、個人的歷史,過去的一切不會平白的過去,即便我們想要掩蓋或是遺忘。每一道傷口都需要我們去認知、了解、接納、擁抱過後才會結痂,過程是痛苦的,但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亞太青年營期間,我看到新一代的勇敢,去認識自己的家庭也認識自己的歷史,透過分享與交流,學習從客觀的立場用新的角度看事情,也願意讓「自己」讓「現在」成為新的啟始點。看到這麼多國家的青年透過生活在一起並建立友誼,從這基礎點上一起思考「我可以做什麼為這世界帶來多一點的愛與和平?」我看見了希望。


2012-08-03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12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12

 81日是瑞士的國慶日,一早到餐廳就看見餐廳為了國慶日而特別布置,桌上也都放上漂亮的桌墊和餐巾紙,看了就很捨不得用。之前的大會也已經結束,所以可以感覺到整間屋子的每個人都比較輕鬆,很多人都下山去玩。
昨天早餐不但有特別的布置,還有特別的麵包,我整趟瑞士之旅很期待的就是國慶日上吃的麵包,因為跟平時吃得不一樣,平常吃的都是法國麵包,要花力氣咬,國慶日早上的麵包比較軟。早餐很難得的是跟以前生命行動的夥伴一起吃,四五個人聚在一起聊天,好熱鬧阿,特別是有其中一位印尼朋友今年12月要結婚,大家都很好奇他的戀愛史,謝謝他的分享,也祝福他。






晚餐吃Fondu(不知道有沒有拼錯),瑞士有名的起士鍋,起士+白酒然後用麵包沾著吃,沒有其他特別的配料,很簡單或是說很單調的一道料理,吃起士鍋還不能喝冷的或是冰的飲料,因為起士會在胃裡結成塊,影響消化,吃起士鍋只能配熱飲。剛開始吃很新鮮,因為沒吃過,但是吃多了就膩了,槿涵受不了起士鍋的酒味,所以去拿廚房為不吃起士鍋的人準備的食物,哈,我也這樣啃了一隻不是令人吃完會很滿足的雞腿。
晚餐過後我們往山上走,在那邊有架起一個大營火,大家在山上欣賞一些表演節目,繼續喝飲料吃麵包。我本來還蠻期待晚上的,因為2009年來的時候大家都會著自己國家的傳統服裝,但今年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沒有特別的打扮。我在上面待了一下子,往日內瓦湖方向望去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在放煙火,但也看到天空中雷電交加,因為沒見到丁非,再加上我隔天一早就要離開,我便先回去整理+找丁非。
這趟來瑞士,是我記憶中少數出國沒有特別任務的,大部分的出國都是要去幫忙上課帶領活動,這趟來可以不用參加任何會議,可以到處串門子跟人聊天,也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時間,這感覺很棒,心情也很放鬆,當然也很開心見到一堆老朋友,特別是好多人都是五年以上沒見面,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雖然跟很多人都沒有時間好好講話,只能匆匆打個招呼。也祝福丁非、槿涵、君逸在我離開後在Caux身體健康、努力工作、有個難忘的暑假,台港中三寶繼續加油吧。

                                        
                                        回到台灣的小芸

2012-08-01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11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11
昨天是槿涵第二次休假,我們早上很慵懶,我加入實習生的靜默時間,然後有個早餐,吃完後我回房間看戲,槿涵睡了個回籠覺,中午開心的吃比薩,君逸一起加入中餐的時光,他下午2點上班,下午3點我們兩個人跟3個烏克蘭的朋友一起下山,最主要是我跟槿涵都不知道可以去哪玩,對瑞士有不熟悉,也不敢大爆走。
我們搭了小火車下山,換了公車到Vevey城鎮,再換一個登山列車上山看風景,這一路我們都沒有付錢買票,我跟槿涵心裡超納悶的,外加一點做壞事怕被逮到的小擔心,問了朋友才知道我們從Caux拿到的火車卡,做這些小火車和公車可以免費,哈哈,原來有這麼好的事情,這邊的小火車超貴的。
因為81日瑞士的國慶日,昨天不管去哪好多商店都沒開,到處逛逛也只是看風景跟城鎮,這次下山所看到的東西讓我覺得有點無趣了,沒有自己以為的那樣,不像在台灣或是中國,都有古蹟、景點可以看看。這也讓我發現東方人或者說台灣人跟這些西方人的休閒娛樂方式很不一樣,像他們下山去就上酒吧喝個一杯,看風景聊天,或是去日內瓦湖游泳,但是我跟槿涵就是想看看不一樣的特色,還好昨天還看了一個古堡,只是沒進去看,因為古堡關門了。
只是昨天沒吃到雞,想說都好不容易下山,沒想到這邊天暗的晚,但商店關得早,竟然6點超級市場就關門了。沒辦法,只好看看路邊攤,看到一家好像台式的炒飯與炒麵,我們決定吃那一家,但是烏克蘭的朋友卻不以為意,還一副要我們小心一點,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擔心食物不乾淨,殊不知我們從小就學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槿涵跟我真的已經受不了餐餐麵包與起士,路邊的一盤炒飯,我們也可以心滿意足。
晚上跟一些曾一起在生命行動的朋友聊天打屁,大家再次相聚開心啊,好多共同的回憶,約10點我已經累了,就先回房休息。
明天要離開Caux的小芸

2012-07-31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10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10
我來瑞士做的事情種類真的不多,除了寫寫分享信、上網看戲,最多的就是跟人聊天,每餐都跟不同的人吃飯聊天。
昨天下午茶認識了一對捷克的夫妻,先生是學翻譯的,很妙的是他是學俄文跟中文翻譯,所以昨天我竟然是跟他用中文在聊天,我有稍稍注意講慢一點,也用比較簡單的用語,而他竟然聽得懂我說話的80%內容。在這我也遇到一位2009年的實習生,他這次是回來幫忙的,驚訝的是他告訴我他現在也在學中文,他目前在學校教書,說他們學校從中國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他才開始學中文的。在這邊慢慢也可以體會到中國人的勢力擴展,越來越多外國人要學中文,只是他們說台灣的中文字看不懂,因為都是繁體。
我在這邊嘗試的一件事情是邀請實習生早上去靜默。2009年來帶實習生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要讓他們早上起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年我們這些帶領者可是費盡心力,今年來看到的狀況更慘,很多時候都是只有兩位帶領者在教室等大家,可是不見任何一個實習生的出現,在這裡的幾天我嘗試有機會就跟相處的實習生們說安靜的重要與幫助,也鼓勵他們來早上715分的靜默時間,昨天早上有三位實習生來靜默,今天早上也有三位,其中槿涵是天天都到,我很珍惜這樣的時間與機會,希望我回台灣後還是有實習生願意早起跟著帶領者一起靜默。
昨天丁非跟槿涵兩個女孩真的累到了,因為廚房跟餐廳晚餐時間都各有狀況。我們是六點半吃晚餐,六點的時候廚房才知道Caux目前有一批60人的活動團體要在這吃晚餐,但是廚房準備的食物根本沒有準備到他們的份量,所以廚房又忙著在加趕伙食,昨天的甜點本來是做布朗尼蛋糕,但也不知道哪裡出了狀況,布朗尼蛋糕沒結成塊,還是巧克力泥,所以廚房又得趕快腦力激盪變出甜點給大家。而餐廳呢,丁非晚餐是擔任助手,負責帶領大家的也是一位實習生,但這位實習生的工作態度讓我們看得很不能苟同,昨天餐廳應該要5點開始準備晚餐的用具跟桌子的擺設,丁非5點到了看不到那位帶領者,為了工作的進行她從助手變成了負責帶領的人,一陣忙了下來,7點半才看到那位該負責帶領的實習生姍姍出現,還一副不覺得自己的遲到已造成大家的麻煩的態度,丁非嘔死了!!
團體工作真的考驗著大家對自己的責任感,如果每個人都盡本分,事情不但進行順利,大家也工作的很愉快,但是如果剛好遇到一個在狀況外的,很容易就想把他的祖宗十八代一起罵一罵。
昨天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群羊經過Caux的大草皮,踏上草皮的羊完全大亂,我想是綠草發出吃我吧的訊息,趕羊的兩個人好辛苦,不過我從陽台上觀看,就是覺得很有趣。
期待明天國慶日的小芸




2012-07-30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9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9
禮拜天不知道為什麼,所以事情都往後延半個小時,早餐、中餐也都延後,每次過到禮拜天都搞不清楚是哪個時間吃飯。今天最令人期待的是晚上的泡麵大餐,我們約所有韓國人和君逸、丁非、槿涵都下班後的時間,晚上9點來吃泡麵,一來有個歡樂的時間,二來一解相思之愁。
在這邊吃飯,越來越無聊,知道因為這間房子裡的人太多,而且有來自世界各地,準備食物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喜歡多變的我看到天天早餐都一樣,已經膩了,排著隊但是都不知道要吃什麼,突然很慶幸自己禮拜四就要回台灣,可憐的其他人還得繼續吃這些一成不變的食物。
除了我們幾個人在抱怨之外、韓國有三個實習生也都很想念韓國的食物,前幾天吃飯聊起自己國家的食物,講著講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所以就有一個想法,約一天來吃泡麵,而且擇日不如狀日就禮拜天晚上吧,貢獻一些我們自己帶來的泡麵,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感謝廚房有槿涵跟君逸,可以靠關係去借用廚房並且拿到雞蛋,天啊!我超想念煎蛋的。
中午的時候,我們都想著晚上的泡麵大餐,只是臨時知道實習生晚上8點還要上課,心頓時涼了半截。但是想吃泡麵的心情不減,所以我們決定往後延,10點吃泡麵。
我們都很期待吃泡麵,終於熬到10點,把麵都拿出來了,但不知道是太期待還是太興奮,竟然我們要吃泡麵的事情在這間大屋子內變成一個公開的秘密,好多人都知道我們幾個晚上要煮泡麵吃,10點來聞香的人也很多,剛開始心裡面有點小不舒服,因為我們幾個為了吃泡麵晚餐都沒什麼吃,一下子這麼多人來分,很怕泡麵分不夠,但之後換個角度想,大家一起來玩玩,開心就好。
韓國的泡麵廣受大家的喜歡,每個來吃的人也被辣的哀哀叫。這一頓泡麵餐稍稍解了我們幾的個饞,每個人都很滿意的回房睡覺。我最開心的是,我終於吃到雞蛋了!!
心滿意足的小芸







2012-07-29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8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8
時間過得好快,來到這已經一星期了。昨天開始天氣慢慢轉變,這兩天都下著雨,在雨中看日內瓦湖,別有一番風味。最近另一件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打開窗戶聽牛鈴的聲音,他們這邊每隻牛都掛一個大牛鈴,在吃草的時候牛鈴就會發出聲響,叮叮噹噹的很清脆。
從旁觀察實習生們,亞洲人跟西方人,或者應該說中東人,真的都很不一樣,工作休息的時候做的事情很不一樣。這裡有一群東方人,來自中國、台灣、香港和韓國,他們工作結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房間躺一下也好或是洗個澡也好,而我發現中東來的那些黎巴嫩、埃及的人,工作中間有空檔2小時,也可以趕下山逛一下再回來,我自己心裡都納悶:一定要讓自己的生活過的這麼緊張嗎?
昨天君逸休假,他沒有一早下山去玩,我終於逮到機會跟他說話,感覺上要跟他說話比跟兩個女孩子說話還難,他們三個的工作時間都不一樣,但是丁非跟槿涵比較容易工作結束就來我房間聊聊,因為她們是女生,君逸就不一樣,一來他是男生,不能隨便進出我的房間,畢竟我還有一個室友,另一個原因是他現在住的地方不在Caux這間大屋子內,是在那門口旁的一個獨立建築裡,也就是說住得很遠,走路晃過來也要5分鐘。
工作、生活大家都在慢慢適應中,目前最苦的應該是食物吧,早餐一直以來都沒有變化,玉米片、燕麥粥、麵包、起士,我超想念火腿蛋吐司、蛋餅、蘿蔔糕,中餐有跟沒有感覺都沒差,因為都是簡單的一到食物加一大堆生菜沙拉,還有一餐是一個大大的烤馬鈴薯,沒有其他配菜。昨天跟韓國人一起吃中餐的時候,大家又在各自想念自己國家的食物,所以我們約好今天晚上,晚餐吃一點點,等大家都工作完了,要來煮泡麵吃,台灣的泡麵+韓國的泡麵,現在我們四個跟三位韓國人都很期待晚上的到來。
昨天晚餐我也跟一位南非的女孩Cleo聊天,她很早之前有上過我爸的工作坊,昨天吃飯的時候我們彼此聊到在各自國家做的事情,我發現我跟她在做的事情頗相似,她在南非也在培訓年輕人,所以她對我給高中志工上的課程很感興趣,因為聊到敏感度訓練,所以我就幫她畫了家庭圖,一畫出來我心裡也涼了一下,媽呀!她得年紀還比我小一年,但上面三個哥哥都過世了,大哥同父異母,很不熟悉,也不知道為什麼過世,二哥44歲三哥33歲時都死於癌症。爸爸的原生家庭她很不熟,知道的是爺爺有五個太太,每個都各生一個兒子,她爸爸是第五個太太生的,但是她說她聽說爺爺的小孩不只這些,應該還有只是她不知道,而每一個她知道的人都過世了,媽媽的原生家庭也是人口眾多,8個兄弟姊妹只剩下媽媽跟一位阿姨,其他人也都過世了,一整張家庭圖幾乎都是叉叉,丁非在餐廳服務時路過瞄到,也大吃一驚。
我們都在做類似的事情,但是感覺上我比她所得到的太多,在台灣做青年工作我有時候也會有失望、有挫折,也覺得有挑戰,但是我身後的資源與支援很豐富,我的成長與經驗也都給我很強大的後援,生命是有力量的。反觀她一切都比我辛苦,自己生命的力量還沒有找大,就要去給別人的生命力量,聽完她的分享,我一度詞窮,只能跟她說她很不簡單,謝謝她的分享,打從心底的佩服她。今天晚上我們繼續有約,換我畫我的家庭圖給她看。
想吃炒高麗菜的小芸

2012-07-28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7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7
實習生的工作開始慢慢進入軌道,排班表出來了,休假的日期也確定了。昨天是槿涵的休假,我們倆一起下山玩。
來到瑞士我也只熟悉柯峰這一間大房子,每次離開房子或是下山,我都是跟著其他人,也從來沒去問清楚路線怎麼走,要怎麼搭火車,昨天跟槿涵下山根本就是去探索的。吃完早餐我還是去聽一下大會的報告,這次大會我很喜歡的一個部分是有一位歌手,每天宣布的事情結束後,就會為大家獻唱一曲,他的歌聲很好聽,每次聽完歌,我也就跟著溜出大會會場。
我跟槿涵搭10點多的火車,柯峰的櫃台可以拿火車卡,從拿卡當天開始算起15天內,可以免費搭車下山。下山後我們跟著人潮走到湖邊的步道,馬上就看到一家小店賣吊飾、明信片等,二話不說我們兩個開始採購,同一時間也品嘗了一個冰淇淋。之後我們就沿著湖邊散步,一路上也有很多小攤販,感覺很像是跳蚤市場,也找到地方下去踩踩湖裡冰涼的水。
中餐是我來到瑞士第一次有滿足感的一餐,餐廳的食物都貴,我們便效法我老爹上次的做法,去超級市場裡買東西吃。我們買了半隻烤雞,一包生菜,還有水果,外加麥當勞的一杯雪碧汽水,便坐在湖邊悠閒地吃起來,要回去時還很有義氣地幫丁非買了兩隻大雞腿回去。
槿涵昨天很放鬆,她很開心可以整天說中文,晚餐的時候槿涵、丁非、我、還有丁非的室友,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實習生,我們一起吃飯(君逸在廚房工作),丁非的室友第一次見到槿涵嘴吧說不停的樣子,槿涵的幽默、風趣、可愛,逗得丁非的室友哈哈大笑。
昨天晚上的一個小插曲,餐廳裡我們發現一隻很可愛的小老鼠,就看到在餐廳的五、六個人忙著抓一隻小老鼠,而餐廳外正快樂的教著大會參加者澳洲的民俗舞蹈,真的很有趣也很妙!
努力享受渡假的小芸

2012-07-27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6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6

這兩天天氣比較好,很喜歡早上到陽台那去安靜,只是到了中午有熱。大會開始,陸續也見到很多老朋友,昨天是個忙碌說話的一天,中餐和第二屆生命行動的朋友Laura吃飯,2003年認識她的時候還未婚,這次見到她和她老公,還有一個5歲大的兒子。晚餐則是跟第四屆生命行動的朋友Ann Njeri和她未婚夫一起吃飯,他們9月要結婚,這次來是協助大會。很高興能這樣跟他們一起坐下聊聊,彼此分享一下近況。
昨天有點傻眼的是,我竟然被找上台唱歌,合作的伙伴都是生命行動的成員,大家彼此的默契都還有,真是奇妙,所以講一講,練個幾次就可以上台演出,還博得滿堂喝采,我也被自己的記憶力嚇到,因為他們要唱的歌,我已經3年沒有碰,我竟然歌詞八成都還記住了,可見當時生命行動的訓練有多扎實。
丁非已經連續3天過得很累,槿涵說好像3天都沒跟丁非說到話。丁非是負責餐廳的服務,剛開始因為人手有限,一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每次看到她都很滄桑,這兩天大會的人雖然加進來幫忙,但是還是需要教導,所以依舊忙碌。
槿涵和君逸是在廚房工作,不過兩個是不同組的,在廚房工作很多人都是說法語,雖然教派任務會用英語,但是濃厚的口音對槿涵來說是一大挑戰,她超怕被廚師罵的,也很怕聽錯廚師請她加的東西,而毀了一鍋食物。不過大家最佩服她的一件事,是她昨天不知哪來的力氣,竟然可以搬動大家都覺得很重的東西,小小的她有大大的力氣,嚇著大家。
君逸在廚房裡結識一些來自香港的朋友,大家可以用廣東話溝通,還真是高興,不過這些在廚房幫忙的香港朋友好像也找到了心情垃圾筒,很多事情也都跟君逸無話不談。
我昨天見到他們三個,各個灰頭土臉,一天下來很是疲憊。昨天我們晚上便到樓下類似交誼廳的地方,泡普洱茶啃瓜子,一路經過的實習生們都很好奇,陸續也坐下跟我們一起啃瓜子,不過他們吃得很辛苦,因為捉不到啃瓜子的技巧。我倒是很開心有機會可以跟他們這一批實習生聊一聊,了解一下他們在這邊生活工作的狀況。
瓜子啃太凶又在咳嗽的小芸

2012-07-26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5

小青蛙帶台港中三寶遊柯峰

Day 5

今天開始所有的第二批實習生都開始工作了,槿涵和丁非起了一大早,早上六點就到工作地方報到,槿涵跟他那組的朋友要負責煮早餐的燕麥粥給大家吃,丁非則是要負責準備早餐的用具、茶和咖啡等等。君逸出現在早餐時候,吃完早餐換他進廚房工作。


今天也是另一個會期的開始,所以參加者陸陸續續抵達,很多事情都還沒有小組來幫忙,昨天的廚房和餐廳都缺人手,我自願去協助餐廳,我沒有太大的勇氣去廚房裡,雖說有大廚張羅,但我知道自己的實力,廚房被我搞砸的可能性很高,所以我還是去餐廳擺餐具好了。


我幫忙早餐和晚餐。早餐6:45報到,洗了手換上圍裙,我的第一個任務是切法國麵包,每一條麵包都好大,也好重,幸好是用機器切麵包,我只要把麵包放進去,按一個按鈕,麵包就會一片一片切出來,接下來的工作也容易,就是負責擺盤上桌,準備給少量的人數很好玩,但是準備給200人的時候,剛開始的好玩就漸漸淡去,因為要做的份量很多。麵包弄完我接著去泡茶沖咖啡,回想我整天的工作,我好像都是賣笑的咖啡小妹,我負責照顧咖啡跟茶那一區,西方人吃完飯都習慣來一杯咖啡或是茶,那時候就是我服務的時候啦,服務好不好不確定,不過賣校的功夫到是一流,昨天有人來跟我說我的笑容很漂亮,哈哈哈哈,爽!


在餐廳工作剛好有機會認識在餐廳服務的實習生,雖然到現在名字都還沒記住,但是已經可以跟他們完成一片,感覺還不錯,特別是有機會認識今年負責餐廳的兩位負責人,他們兩個人都很好,也都有很棒的笑容,其中一位女孩來自南非,很久很久之前有上我我爸的課耶,世界真小。餐廳的工作不容易的一樣是很多東西很重,臂力不夠、力氣不大很吃虧,昨天一天下來站的腳是不會痠,但是搬東西,拿水壺的手腕好痠啊!!相信丁非一個月工作下來,力氣會變大。槿涵更是挑戰,因為廚房的用具好多都是用來煮幾百人份的器具,也些鍋子都快要比她大的感覺,槿涵在廚房裡更顯得嬌小。


好多我認識的人也有好多認識我爸媽的人來跟我打招呼,有些人不太熟,但是他們一眼就看得出我是我媽的女兒,因為他們說我跟我媽很像,感覺我的臉已經是正字標記,不能為非作歹,因為一眼就會被認出來是誰。好玩的是當他們聽到我是來度假的,更是吃驚,他們都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但我好像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雖然很多人都說來柯峰度假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好多事也好多,但我想或許我們度假的定義也不一樣,跟不同的人聊天對我來說是度假,在餐廳裡幫忙對我來說也是度假,坐在陽台喝茶看書打字寫東西也是度假,因為做這些事情不用太多的思考,也沒有壓力,所以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放鬆。


下午大會開始,我就在陽台上聽著屋內傳來的聲音,感覺很妙,但也很享受,以前的我一定是在房子裡面,參與活動的一部分,但這一次我竟然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很多人來找我進去參加,但是我也只是聽聽不覺得有壓力,想進去就進去,想出來就出來,自由的很,主辦單位中很多是我之前一起參加生命行動的好朋友,為了活動所需要的戲劇演出或其他事情,他們還是會來問我願不願意幫忙,我也是挺樂意協助。


感覺有點如魚得水的小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