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8

第22週心得分享
















從台北飛往澎湖,第一個很大的不一樣就是人煙稀少,小小的城鎮與廣闊的海洋。這是我第四次來到澎湖,但是第一次不是以玩樂為目的的登陸,來到澎湖是為了華人行動在台灣田野服務的時間做一個評估檢討會。
約兩個月的服務,大夥分散四處,雖然有高科技的幫助讓我們彼此知道彼此的狀況和所發生的事情,但是當大家再次匯聚一堂時,話匣子還是停不了。早上一抵達,吃過中餐後就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分享。我感覺自己有從天堂被拉下人間的感覺,分享個人兩個月來的學習與成長,一時之間我發現好難開口,因為心情還沒有到位,我還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沉澱,另外一個也在適應的是從3個人的團體變回13個人的大團體,坐在一張大桌子上同時進行的事情太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件事情要詢問好久,有感覺到自己的不耐煩與受不了。

回想兩個月下來,對外的接觸與拜訪,是我肯定我們這一組的地方,面對每一個生命的真誠和關心,透過對方的回饋自己也得到很多力量。但是就在去澎湖的前幾天,我在沖澡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聲音進來:夠了!我可以換組了。這讓我更深入思考我們小組三個人的互動。
不是不喜歡我們這一組,但是我想我還是喜歡人與人之間有互動的感覺,不要什麼事情都分得太清楚,有時候你幫一下,有時候我幫一下。在台北當只有我們三個人的時候,剛開始習慣性的我會做很多我覺得很順手的事情,像是在弄早餐,我會順便整理一下廚房,我要看電視,我會把衣服收進來,因為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摺衣服,但是漸漸地當我發現很多事情都是我在做時,以前的我會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都是我在做,而現在的我換了個角度想,家是大家一起經營,團隊也是大家一起經營,所以我也可以選擇不做,那種擺爛的生活態度又再次出現。要過擺爛的生活,我可以,反正就是把自己顧好就好,但是慢慢的我們三個人的互動變成很自我,每個人都顧好自己,沒有那種互相幫助一下的感覺,三個人在家就像是平行線,當人與人的互動交流趨向於0,那也是到可以結束的時候吧,這不是我追求的生活或是與人的相處方式,所以兩個月下來會有夠了的感覺吧,是時候可以換換不同的人一起相處。

評估會的時候,也有個時段分享各組的敏感話題,談論的事情很多都像是我們隱忍了兩個月,很高興我們在團隊中能給予這樣的空間,把所有隱忍在桌子底下的東西放在桌子上面討論,過程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在學習不帶情緒的表達自己不舒服的感覺,但是透過這樣的分享對團隊以及個人都有很大的成長。
我老爹也找了個時間幫我們充電,一起閱讀了一份講義談責任真正的責任其實是覺知到我們行動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並且願意去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是如何地影響到他人。」「責任並不只是滿足某一種承諾或義務,它還牽涉到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與能量。
透過閱讀講義我們聊到無奈的感覺,這兩個月在聆聽許多的生命故事,我都有聽到無奈出現,很多的無奈是因為父母的樣子不是孩子所希望的,孩子沒辦法改變父母就只好很無奈的接受,大環境的變遷也是一種無奈,許多的生命是歷史下的悲劇,很多想要改變的事情,當我們發現我們不能改變的時候,大多數時我們選擇無奈地接受。在看到自己的身上,回頭看我的靜默本,我看到很多的~,其實常常在靜默時想到事情我也都是大嘆一口氣,我常告訴自己要認命」,這跟我們在安靜當中尋找老天爺的意思,尋找「知命」好像很不一樣。只是這個部分還是我悟不透的地方,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容易嘆氣,不知道為什麼容易有無奈的感覺,也不知道我除了跟這個感覺相處外,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跟無奈做朋友,因為想到過去的一些事件,頓時還是會覺得心酸酸的。
很開心的是透過這兩個月的時間,我又再看到自己,雖然人生的功課還很多,可是也有方向去學習。
禮拜五啟程飛往南京,勞碌奔波的一天期待晚上入住酒店躺在床上睡上一覺,沒想到晴天霹靂的消息是因為酒店的人交接沒做好,我們訂的房間都被取消了,而一時之間酒店也沒有多餘房間的給我們10個人,所以又在折騰了一會兒。
這兩天是適應也是休息,同時也在趕作業,我趕上進度了,耶!!這禮拜的心得也寫完啦!!

沒有留言: